1. 主页 > 生活经验

晚潮|酒坊闻香

潮新闻客户端刘瑞苑

酒坊巷位于金华古子城西侧,巷内以清朝至民国风貌的民居院落为主,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一条南北向院落的传统街巷。抗战时期酒坊巷成为浙江的大后方抗战基地,它分布大量的抗战历史遗存,见证了金华在抗战中的重要作用和国共合作并肩抗战的真实历史。

此巷宋时称桐齐坊,因与酒结下了深缘,在明时改名为酒坊巷。

1996年在酒坊巷西侧的建筑工地上,曾发现厚达1.2米的元、明朝时代酒坛碎片堆积层和大量宋代的婺州瓷酒瓶及碎片,由此可证明,这里曾经是金华酒文化历史的见证。

金华酒名声之起始于唐朝,当时金华酒以糯米白蓼曲酿者为首席名酝,由于酒品质出众,名闻遐迩,成为当时名品官酒。元朝官府将金华酒曲方和酿造方均定位标准法加以推广,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米酒的酿造工艺水平。而金华酒业亦由此更为兴盛。直至清代,酒坊巷中酒肆林立,慕名而来的商客交易不断,生意兴隆。

说起酒,人们就会想起茅台、五粮液,但我今天说的是家乡的金华酒。

金华酒自古至今,就有着辉煌的历史。据金华县志记载,1915年金华寿生酒在巴拿马博览会上荣获金奖。1963年全国首届评酒会上,金华酒评为全国优质酒,获银质奖,1988年又在北京首届食品博览会上获金奖。

2008年“金华酒酿造技艺”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金华酒的酿造工艺,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断探索实践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春秋时期是金华酒的成长期,当时的白醪酒,以其特有的风味使金华酒崭露头角。

唐代中期,红曲酿造的金华酒同样为世人所青睐。同时加入白曲和红曲,采用喂饭法分缸酿造技艺,其酿造技术在我国酿酒史上别具一格,所创制的金华酒,既有白曲酒的鲜和香,又有红曲酒的色和味。这种对红曲、白曲联合使用的优选技术,在世界酿造史上具有里程碑式深远影响,并流传至今。

古人惯用地名冠以酒名,延续至今。因此在古代,金华地区的婺江流域,东阳、义乌、兰溪等诸县所生产的外销酒都称为金华酒。历来的名酒主要有错认水、瀔溪春、东阳酒、白字酒、寿生酒。

寿生酒是半干型黄酒,是金华一带的传统名酒,该酒酿法最初由明朝戚寿山(1345-1418)所创,当年他就在金华酒坊巷开设酒坊,酒坊巷也因此而得名。寿生酒酒色凝如琥珀,香气扑鼻,口味鲜醇,营养丰富,延年益寿。

东阳酒早在唐宋就享有很高声誉,它清香达远且甘辛无毒。李白名篇《客中行》云:“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也有人说,东阳即古兰陵,所以兰陵美酒说的就是东阳酒。

白字酒又名丹溪酒,主要产于义乌,在宋代就已名声飞扬,是甜型黄酒。它酒色如重枣,泽似琥珀,香气陈醇,柔和爽口,斟满杯而不溢,饮后杯内留下稠液。

瀔溪春酒,为兰溪所产佳酿,南宋时便已名闻遐迩。

金华酒以上好的稻米,独特的酒曲和优质的婺江水为原料,采用复杂的技艺酿制而成。虽是代代相传的古老手艺,却蕴含了精深的科学原理。

金华酒酿造采用酒曲主要有白蓼曲、红曲和药曲三种。酒曲是酿酒不可缺少的发酵剂,不同的曲会催生不同的菌群系。传统制曲原料主要有小麦和稻米。故分为麦曲和米曲。

酒坊巷是金华古子城(唐时建)中最出名的一条古巷,相传在明朝初年,有个名戚寿山的酿酒师傅在酒坊巷酿出风味独特的金华酒,自成一派,名声大噪。千年之后的今天,新开设的金华酒文化博物馆又让街巷飘起了酒香。展馆内的酒榨、酒缸等器具和制酒工艺的录像,向游人叙说当年的盛况。巷中的酒泉井,是金华酒历史和酒坊巷由来的见证者。光绪年间,金华知府继良欣然命名为酒泉井,还被载入《中国井文化》一书。好水酿好酒,酒香溢古巷。

假如我们穿越回当年的酒坊巷,可以见到戚师傅正忙着指挥的制酒工人忙忙碌碌:制曲的、挑水的、蒸米的、拌曲的、装缸的、封坛的……整条巷子蒸气缭绕,美酒飘香。巷中有售酒的店面,逢办喜事、年关将至、节日、农忙,需备酒的,车来车往,肩扛担挑,好一派购销热闹又喜气的场面。巷中出产的酒,源源不断地经码头上婺江远销外地,赢得天下第一美酒的称号,也曾被写入《金瓶梅》一书,是过年的指定用酒。酒肆中划拳的人喊声震天,个个脸上泛着红光,老板娘笑容满面招待八方来客。此外沈约、李清照、黄人望、汤恩伯……都朝这里走来。

记得上世纪60年代,我家搬进酒坊巷,年久失修的房子虽失去了光彩,可墙根上镶砌的一排排黑釉色的酒坛子依然挺立风雨中,向过往的行人诉说古巷曾经的兴旺和浓郁的酒文化氛围。我记得刚入住此巷时,巷道左边的路口有个小酒店,酒瘾中的老年男子会站在柜台前用零钱打上半碗黄酒,就着那半包花生米或油榨蚕豆过过口,美美地品尝着老酒。酒店里好喧闹,酒友们谈天说地,逍遥自在,借着酒兴有人哼起小曲,有人唱起了徽戏,也有人经不住隔壁店油煎馃香气的诱惑,过去又吃了一只。据老酒坊巷人回忆,在上世纪50年代,巷中前店后坊格局普遍。

那时老巷中还住着个卖甜酒酿的大伯,他利用酒泉井的好水酿出了一碗碗的酒酿,“甜酒酿哎——甜!”他用沧桑沙哑的嗓音招徕路人,推销着他的手艺和甜味,小巷深处是老家。

入冬时节,巷中民居中都作兴家家户户酿上一大缸酒,平时炒菜调味,泡药浸料都用得着,有酒瘾的沽上一口,腾云驾雾,飘飘欲仙。劳累了一天喝上半斤八两,一觉醒来又能上山打虎了。于是人们会将“做酒”当成一件大事看待,蒸出糯米饭,掺进红曲,按经验里的比例调好米、曲、水的分量下缸搅拌。为了保持足够的温度,在缸的四周护上一层稻草或棉絮,让酒酶在这个寒冬里发酵,去完成那个“色香味”完美统一的酝酿过程。

待缸内的酵料澄清后,人们就可以榨酒了,木制的酒榨用机械的压力将甘醇的酒液从酒糟里分离出来。经蒸煮后,装入陶罐的酒坛中,用箬叶把坛口扎紧,再用泥浆封口盖帽,放阴凉处封存,静静地等待着启封的日子重见天光,香气四溢。

酒坊巷人对酒的情有独钟,表现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里。刚过完春节,年味里的家乡人更不能缺少米酒,走亲访友促膝长谈里,碰杯畅饮,一醉方休,他们从自己酸甜苦辣的生活经历里,相互讲述着人生旅途中的不易,也体味到了人世间的温暖。

金华酒把每一个金华人的内心烘托得暖暖的,甜甜的,烈烈的,美美的。微醺里,路灯下,古巷飘过小城午夜浑厚的男中音:“酒干倘卖无……”相拥在巷道深处仁人志士的雄魂里。

醉了,醉在金华酒里,醉在桃花源中,醉在酒坊巷!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jingyan/362734.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