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生活经验

新农合“断交潮”,缴费人数断崖式下跌,因为啥?教授说清楚了

伴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成为了我国发展经济的的重要任务之一。如今人口老龄化愈发严重,保障老人的晚年生活福利也是民生中的重要一环。

为了减少贫富差距带来的医疗条件受限,提供给老人更好的医疗卫生条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新农合的发展便是其中最亮眼的政策之一。

按理说新农合能够有效保障农民朋友的就医便利,缴纳的价格也不算太高,大家应该抢着交才对

为何到了今年7月,又是一年该交新农合的时间,却被爆出新农合迎来了“断交潮”,大家伙都不爱交了呢?难道大家都不稀罕保障了吗?

新农合保障得可不少

何为新农合?这是我们首先需要清楚的概念。新农合又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简而言之,新农合和城镇居民的医保属于同一种类,是我国医保体系中的一种。

一直说保障,那么缴纳新农合给大家提供了什么福利呢?

事实上,新农合能够针对不同的病和就诊的种类进行医疗费的报销。新农合可以进行门诊报销,从卫生室至三甲医院,主要跨越三个层级。不同的层级报销力度不同,就诊的医院级别越高,报销的比例就越低。

除门诊之外,新农合也可报销住院花销,报销比例和门诊相似,越高层级的比例相对报销比例较低。

当然,门诊和住院还不算是全方位保障了医疗权利,新农合还会根据不同的病情进行大病报销,能够给更多的家庭活下去的希望。

也许这时还会有人挑刺认为怎么还医院级别越高,报销越少呢?政策的出台自然有其道理,大医院技术和仪器越好,相对的医疗费用就会越高,但是国家的补贴费用是有限的,医疗资源也是有限的,报销比例低也能够相对缓解大医院的就医压力。

并且很多的小病并没有必要各个都要去大医院治好,小感小冒普通医院足矣,还能够获取更高比例的报销。

新农合“断交潮”来袭

新农合对于农村群众给予了更多医疗资源,给农村群众更多能看病、看得起病的机会。

但是,让国家没想到的是新农合还没发展几年就迎来了“断交潮”,它变得在农民群众中不吃香了,甚至大家还觉得这个政策很“坑”。

据报道了解,现在越来越少的人缴纳新农合了。

自2020年以来缴纳比例不断下降,直至2022年,参保人数再次呈现断崖式下降,竟然超过4000万人直接断缴了新农合。

这一行为也引发了大家的疑惑,以前总说城乡差距大,对农村保障不够,现如今国家该保障的都采取了措施,大家却开始不买账了。

为何大家都不交新农合?

事出反常必有妖,一个人不交可能还是个人问题,大家都开始不交了,可能就是政策变得违背初衷,与百姓的心之所向背道而驰了。

让我们来看看教授怎么说,为何大家对于新农合变得不买账了。

归根结底的原因就是新农合的弊端太大了,大家都觉得划不来了,所以不想买了。

首先,随着这几年新农合的调整,新农合的购买价格越来越高了。刚开始发展时,新农合仅需要缴纳10元钱/年。

至2024年,新农合涨价至380元/年,一个人购买或许这个价格还能接受,但是要知道一个家庭是好几口人,则意味着一个农村家庭仅交医保就要拿出上千元钱。

农村家庭本身就不算富裕,而且保险费是属于交了就交了,没有使用也不会退钱。因此,每年让其缴纳上千元的保险费,不仅没有减负,反而加重了农村家庭身上的担子。

除此之外,新农合报销比例并不算高也是劝退农民朋友的重要原因。乡村医院报销60%,三甲医院报销20%,大病报销还要根据病情严重情况。

这时大家就难免会认为,无论怎样都是要自己掏钱看病,大医院报销这么低,没啥大病也不会去大医院看病。

平日的感冒、头疼在乡镇医院也能够看好,并且花不了多少钱,这报销和没报销是一样的。

自然而然,大家也就不愿意缴纳新农合了,其费用在上涨,但是保障力度又没有变大,大家也就只能用行动来淘汰它了。

总结:

大家不愿意缴纳新农合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国家的政策或许可以加大力度,为农民朋友提供一些做实事的保障,真真切切地为减少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而努力。

当群众觉得缴纳和没缴纳没有区别,也就是政策该调整之时了。

同时,农民朋友也应该注重保险对其的保障,该购买的医疗保障还是要根据自身条件进行购买,这也是为自身的身体健康负责。

声明: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删除。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jingyan/362076.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