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笔为剑,写天写地写华年;落棋为子,点兵点将点江山。
01
闹得沸沸扬扬的“西安地铁女教师逼大学生让座”事件疑迎来反转。
这事儿之所以能在网上激起千层浪,是因为这名大学生所拍摄的视频内容显示:
一名站在地铁车厢内的中年女子,想要坐在座位上的乘客给自己的孩子让个座,质问坐在座位上拍视频的男乘客是不是大学生,并欲抢夺大学生的手机。
双方发生“冲突”的过程中,中年女子称自己是老师,周边有乘客冷嘲热讽地说:“你竟然是老师,大家都要嘲笑你。”
这话可谓是杀伤力十足,无比诛心。
果不其然,听闻这话的中年女子脸上的表情瞬间变得极其复杂,随即质问这位冷嘲热讽的乘客,而她的孩子看见妈妈被人如此针对,被吓得哇哇大哭。
舆论正浓之时,这位身为当事人之一的大学生接受了记者采访,在采访中他明确表示,他是一位在校大学生,趁着暑期在西安做兼职。
下班乘坐地铁时,人流量很大,车厢内很拥挤,自称是老师的中年女子用命令的口吻要求他这一排的乘客往边上挪一挪,给她八九岁的女儿让出一个座位。
“她虽然态度强硬,但我们这排的乘客也依然尝试挪动了,不过车上太过于拥挤,实在挪不出空位,并且我这排就我一个男生,必须要与旁边的陌生女乘客保持距离。”
让座无果后,他预测到要起争执,便拿起手机开始拍摄,将该中年女子逼人让座的过程记录下来并传到网上,供千万人浏览评价。
该大学生不但为记者讲述了事情的经过,在采访的末尾还表示,“日常坐地铁让座很正常,但该女子不该咄咄逼人,不管该女子是不是老师,希望她能够向被她指责的乘客道歉。”
言语之中,皆是委婉和含蓄。
不过他将视频传至网上时所写的配文却远远不如他说的那般含蓄,在他的配文里,自称老师的中年女子让座被拒后恼羞成怒,先是对乘客破口大骂,而后对大学生群体进行辱骂。
三言两语便将这位老师塑造成了蛮不讲理,语言粗鄙的泼妇形象。
也正是由于他的这番配文,再加上他在采访中的所言所语,无数的人开始谴责这位女老师,她成了众人口中没有素质的人,冷嘲热讽声如潮般咆哮着向她涌去,一度登上热搜。
然而,也有人本着理性和冷静的原则,从流露出的现场视频中,嗅出了些许端倪。
02
在女老师和大学生发生语言争执时,暴露在镜头前的女老师质问过一句“我就说了一句话,你要还我多少句?”
因此,有人指出大学生所拍摄的视频并不完整,是掐头去尾的,未必是事情的真相。
并且在大学生的配文里,该女老师先是辱骂不让座的乘客,而后辱骂整个大学生群体,可谓是出口成脏,但在网传的现场视频里,女老师并未说过一句脏话,一个脏字。
紧接着又有自称目击者的网友在留言区指出:
起初只是因为孩子吵着闹着要座位,老师安抚孩子说很快就到站了,不要吵了,但车厢里人太多,孩子挤得站不稳。
恰巧老师对面是几个年轻人,她礼貌提出能不能让孩子坐一下的请求,还说了谢谢,但那几名自称大学生的年轻人,开口便是不要道德绑架,一直说,直至将女老师惹恼。
不止如此,该名老师的学生也纷纷站出来为她澄清,称该名女老师在学生群体内的口碑极好,是被视为“恩师”般的存在,不可能是咄咄逼人且出口成脏之人。
一位知情学生专程找到当事人老师,向老师了解整个事件完完整整的来龙去脉,得到的回应是:
老师从始至终都没有开口骂人。
起初孩子哭闹时,老师先是劝孩子忍一忍,但孩子不听,仍然在哭闹,很影响周围乘客,万不得已才去礼貌询问对面一排的年轻乘客,全程友好交流。
但拍摄视频的大学生在听到老师的询问后便开始指责老师道德绑架,将老师想要礼貌商量让座的初衷强行上升至道德绑架,并拿出手机拍摄,又以一系列的言语激怒了老师。
被激怒后的老师说话语气确实不好,给人一种咄咄逼人的感觉,但也未曾说过一句脏话,更未曾针对大学生群体和一座城市。
两种截然不同的事件说法呈现,堪称两级反转。
倘若女老师确实是因为孩子哭闹才不得以礼貌询问让座,且没有咄咄逼人要求别人必须让座,那么自然也谈不上道德绑架。
但如此一来,那位言之凿凿的大学生,便成了令人不齿的存在。
03
如今,再次翻阅这一事件的留言区,舆论已呈反转之势,内容和以往截然不同,入目之处几乎皆是理性和冷静的声音。
有人指出视频是掐头去尾不完整的,有人直呼真相已然反转,有人同情莫名其妙被网暴的女老师,有人转而谴责拍视频的男大学生。
对此,这位大学生是如何回应解释的呢?
没有任何回应,没有任何解释,反而删除了他所有的视频作品,直接将自己设置为私密账号,彻底在网上销声匿迹,女老师的多名学生数次进行联系要求他道歉,均无果。
极其耐人寻味的是:
女老师因为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男大学生因为居于象牙塔内,相识同学无数,事情被闹至热搜之上,双方皆被熟人所认出,评价却宛如云泥之别。
前者被学生们视为性格温婉、待人友好的好老师,后者却被同学爆料曾有偷拍行为,平时就爱挑事儿,虽无法确定真伪,但很明显的一个事实是,后者已然遭到了舆论的反噬。
只希望他能早日回应一下整个事件的种种疑点和质疑,无论谁对谁错,事情既已进入公众视野,那么过错者就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到底。
而我们普通人,也当以此为戒。
举起镜头的人未必有理,煽情的人未必值得同情,不知全貌,不予置评。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jingyan/349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