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生活经验

独生女曹茜出国失联17年,父母离世也不回家,改名换姓过新生活

2021年,辽宁大连,一对农村老夫妻向媒体求助,希望媒体帮忙寻找他们的亲生女儿曹茜。

镜头里,这对老夫妻眼神悲戚、绝望,沧桑的脸上刻满深深的皱纹,让人不忍直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这对老夫妻已经双双罹患癌症,时日无多,而女儿曹茜与他们失去联系已经十七八年了。夫妻二人希望在有生之年了解女儿是否平安,她到底过得怎么样。

拒绝相见

这对老夫妻寻找留学海外失联女儿的消息经媒体报道后,热心的网友们积极搜集一切有用的线索,许多在德国的中国留学生也加入了寻找曹茜的行列。

其中一个留学生看到网上公布的曹茜信息后,觉得和慕尼黑大学的一位华人终身女教授高度相似,只是这个大学教授并不叫曹茜。

我国驻德使馆工作人员知道这一信息后,联系了慕尼黑大学的那位女教授,她承认自己就是曹茜,但她拒绝和国内的父母联系。

果然,一直到父母因癌症双双离世,曹茜一直未和父母联系,更不用说为父母送葬了。

人们不禁要问,身为德国慕尼黑大学的终身教授,曹茜为什么不和父母联系,任凭父母望眼欲穿又含恨离世?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拂开纷繁的表象,才会接近事情的真相,起码会看到事情的另一面。

篡改志愿

1998年,曹茜参加了高考,她的首选志愿是中山大学,其他的志愿也是一水的南方院校。

可曹茜接到的录取通知书,却是辽宁师范大学的。她曾咨询过辽宁师范大学是否录错了,学校调取档案查看后回答说没错。

愈发疑惑的曹茜去问当初负责收取自己高考志愿的老师,老师才道出原委:是父母把她的志愿改了,为的是让她就近上大学。

尽管曹茜非常愤懑,但木已成舟,她还是遵从父母意愿上了辽宁师范大学。

可是,她也用自己的方式反抗了。

她最常用的方式就是不回家。

不要说三五天的小长假,即便是寒暑假她也不回去。她宁可做暑假工,宁可跟着同学回家过春节也不肯回自己的家。

到了2000年,她向父母提出到德国留学,父母不敢再违逆她的决定,砸锅卖铁外加借债,为她凑够了7万元学费,送她上了飞往德国的飞机。

德国留学期间,曹茜很少跟父母联系,需要钱的时候,她才简单告诉父母来,随即挂断电话,对父母身体如何、能不能借到钱毫不关心。

刚开始的两年,父母还努力借钱,满足她的要求,先后又给她打过3万多元。

2003年底,曹茜又打来要钱的电话,已经债台高筑的父亲生气地拒绝了她的要求,她一句话也没说,就挂断了电话。自此,再无音信。

为何冷血

起初,父母还以为曹茜知道体谅他们的不易了,但慢慢地他们也担忧起女儿的处境来,甚至有一个不敢说出口的念头就是,曹茜是否遭遇了不测。

因为,直到2020年老两口双双罹患癌症,曹茜始终杳无音信,这才有了老两口借助媒体寻找女儿的事情。

曹茜拒绝和父母联系的消息传出后,她的一个朋友曾爆料说,曹茜在2005年曾回国参加学术会议,并在国内停留12天,可她却没有联系父母,更不要说回家。

而另一边,为她出国留学债台高筑的父母一直到患癌前,才把为她留学而借的债务全部还清。

为什么,曹茜如此心狠?

有网友说,作为独生女的她,曾被父母控制得太死,早就想过独立的生活。

当年高考报志愿,她之所以全部选择南方的大学就是明证,可是又被父母偷改了志愿。

当她在国外学成之后,断不肯再让父母干涉自己的生活,所以才选择彻底失联,他们明确表态支持曹茜的做法。

似乎,这又是一个控制与反控制的典型案例。

北大父亲被网暴

其实,因为父母干涉学业引发的激烈冲突并非个例。

2021年,有一位23岁的上海姑娘在西班牙留学,北大毕业的父亲每月只能挣一万三,却选择拿一万元做她的每月生活费。

结果,姑娘嫌太少,竟偷偷刷了父亲的信用卡。

50多岁的父亲,每天吃着稀饭小菜,委婉提醒女儿把每月花费控制在一万元。

女儿怒不可遏,干脆把父亲的信息公布到网上,指名道姓地对父亲进行公开辱骂。

此事在网上曝光后,震碎了人们的三观,人们开始深挖这件事情背后更多的信息。

有网友扒出该女子还曾在网上骂自己的母亲是疯母猪。

至此,大大小小的媒体全部把矛头对准该女子,该女子受不住强大的舆论压力,不得不公开向父亲道歉。

毋庸讳言,该女子在网上疯狂辱骂自己的亲生父母,其行为确实是非常暴虐甚至是疯狂的,是尊老孝亲的华夏儿女们绝不能容忍的。

可是,该女子暴虐疯狂的结果中,也有其父亲种下的因。

其父亲在女子公开道歉后,也曾反省自己的问题。

他说,自己出身在贫困的苏北农村,自小有很强的危机感,因此在女儿成长过程中,他经常简单粗暴地对待女儿,女儿稍有不从就打她,致使女儿自小就担惊受怕。

2016年开始,女儿断断续续在海外留学五年,但依然没有拿到毕业证和学位。

只因为做父亲的,在女儿的学业选择上来回地摇摆,女儿不得不在回国和留学的状态下来回切换,已经快崩溃了。

所谓一万元生活费嫌太少的辱骂事件,不过是女儿长久积聚在心头的压抑、愤怒情绪的总爆发罢了。

中国的父母,大概是世界上最辛苦的父母。

父母为子女,可以为之计深远,但不能打着爱的名义,简单粗暴地干涉子女的人生。

不管是上海女子被父亲摇摆态度摆布的5年宝贵时光,还是曹茜被篡改的高考志愿,她们的父母都缺乏对生命个体的尊重,这是他们为人父母的失败之处。

但是,做子女的也不能一方面享受着父母的付出、榨取着父母的血汗,另一方面又活成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尤其是曹茜,我们不知道,她站在慕尼黑大学的讲台上,有没有对自己的灵魂进行过拷问,她是不是真的那么问心无愧。

作者:柳岸花茗

编辑:桢桢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jingyan/347474.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