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共1800字,预计需要6分钟左右,阅读前麻烦点一下关注,便于您后期持续关注相关内容。
盼望着盼望着,备受瞩目的新农合缴费标准终于发布了。近日,国家医保局等部门宣布,2023年新农合再次上调30元,每人缴费380元。随之而来的,还有6个新变化。
新农合6个新变化
现在有不少老百姓说,医保可以报销的药更多了。
大家都知道,慢性病是需要长期吃药的,长久累计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但接下来,医保可以报销的药将变得更多,比如高血压等慢性病的药物,也可以报销。
这项政策一出来,连异地看病的问题也得到了解决。
在我国,有一部分人常年工作生活在另一个地方,比如一些分布在北上广的打工族。过去,他们面临着异地看病难的问题。
接下来将实施“居住证”参保政策,也就是看病时,不用再担心是否要回到“户籍地”治疗。
除此之外,药品价格监管也变得更严格了。
当医院药品价格不够透明时,部分医院可能会出现随便涨价的情况,这会让老百姓看病更贵。
接下来对药品价格的监管会更严格,不会让老百姓多花钱。
而且报销比例也有所上升,这让老百姓看病花钱更少了,对于老百姓而言也是实打实的福利。
新农合实施以来,确实降低老百姓看病的经济负担,但对于经济困难的人来说,仍有压力。现在将提升看病报销比例,让老百姓花更少的钱去看病。
还有两个变化是“生娃养娃费用会更低”以及严格抵制“欺诈骗保”。
为了提高老百姓们的生娃热情,接下来关于二胎、三胎的报销力度会加强。各地均有出台相关政策,比如一次性补助、育儿津贴等。
而在欺诈骗保方面,“欺诈骗保”的行为会严重损害到老百姓的利益。接下来将加强管理,严格抵制“欺诈骗保”的行为,并开展医保基金监管领域廉洁文化建设三年行动。
新农合是“全民免费医疗”吗?
一直以来,我国的新农合与西方国家的“全面免费医疗”都是老百姓们广泛讨论的对象。
有人可能错误地以为,新农合就是“全民免费医疗”,也有人问,为何我国采用的是“新农合”而不是“全民免费医疗。”
首先需要确认的是,新农合不是“全民免费医疗”。新农合,更加贴近农村居民的实际需求。
新农合根据农村居民的医疗需求和疾病特点,提供针对性的医疗保障服务。
如对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对慢性病的长期管理,以及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等。
如果是全民免费医疗,可能会面临就医时“公立医院”排队难的情况。
比如在一些国家,你想看牙科就得预约一个月,看眼科则达到了七个月。
其次,新农合让老百姓有更多的选择权。
老百姓可以选择自己信任的医疗机构,并可以通过参与医疗管理和监督,提高医疗服务的透明度和质量。
而且,新农合针对性更强。
与全民免费医疗相比,新农合投入更加集中,主要用于改善农村基层医疗设施和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使得每一分钱都能用在刀刃上。
一般优质医疗资源都集中在大中城市。
如果真的实施全民医疗免费,就可能导致老百姓全往这些医院去,也不管自己是大病还是小病,这显然不能让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取消新农合?
新农合为改善农村卫生保健状况、提高农村居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政策。但也存在一部分人,纠结要不要继续参保新农合。
在他们看来,交的话一家老小算下来要几千块,一年不进医院,这钱就打水漂了 。
可如果不交万一真生病了,又是问题。
甚至还有有人提出,应该取消新农合。
要知道,新农合一旦取消,受影响最大的就是老百姓。
如果新农合被取消,农村居民将需要自行承担更多的医疗费用,这对于许多贫困家庭来说可能会造成很大的经济负担。
如果新农合被取消,农村卫生机构的条件可能会更加落后。
这些机构可能会失去部分资金和资源支持,改善基础设施和提升医疗技术的速度可能会变慢。
至于新农合在发展过程中暴露的问题,国家不会坐视不管的,关于新农合的改革势在必行,因为它的出发点就是在为老百姓解决医疗困境。
新农合未来的改革将着重于完善制度设计。
当前,新农合的制度设计存在一些问题,如保障范围有限、资金来源不稳定、管理机构不健全等。
未来的改革将致力于扩大保障范围,提高保障水平,增加资金投入,完善管理机构,确保新农合的可持续发展。
而且新农合未来的改革将注重提高服务质量。
目前,一些地区的新农合在服务质量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
如医疗服务能力不足、服务态度不佳等。未来的改革将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管,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同时,还将加大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和引进力度,提高其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
新农合未来的改革还将关注农民的医疗需求。
当前,一些地区的新农合对农民的医疗需求了解不足,导致农民的医疗需求得不到满足。
未来的改革将加强对农民的需求调研,了解他们的医疗需求,为他们提供更加精准的医疗保障服务。
作为老百姓,我们应该珍惜新农合这一政策。
而相关部门,也应该加强对农村卫生保健体系的投入和建设,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好的卫生保健服务。对于今年上涨的新农合,你怎么看呢?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声明: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删除。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jingyan/340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