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很多城市都在自己的《城市总体规划》中,赋予自己“中心城市”的头衔。例如,省域副中心城市、区域性中心城市等。但是,相比于这些自封或省级的头衔,成都市则是中央批复确定的9大国家中心城市之一,可谓是含金量最高的头衔了。
成都市,是我国西部第一人口和经济大省的省会城市,四川省的强大的实力背后,也离不开众多兄弟城市的支持。你知道在成都发展为超大城市、国家中心城市的过程中,省内其他20个市州城市,都有哪些总部单位迁入了省会成都吗?今天我们就给大家分享一下。
①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乐山)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现在成都市有一家大型的硬核研究院,那就是中国核工业集团旗下的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在业内有着中国核动力工程的摇篮。
这个研究院有员工2400多人,其中有院士4人。这研究院是诞生在三线建设时期的1965年,最早的驻地是在北京,之后迁到乐山市夹江县。后来在三线企业调迁的过程中,迁入省会城市成都。中国核动力研究院的到来,可以说大大提升了成都市在高精尖科研的实力,也奠定了成都市在我国核工业领域重要地位。
② 四川省煤炭产业集团
四川省被誉为天府之国,是一个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地区,其实这不仅仅是因为成都平原有着肥沃的土地,四川还是我国一个石油、天然气、页岩气、煤炭、铁矿石等方面的资源大省。
其中,在煤炭工业方面,2005年四川省整合了省内的国有煤矿资源,设立省级的四川省煤炭产业集团,总部设在省会成都。这家企业实力不俗,有总资产近300亿元,员工有近4万人,其中就整合了川南地区著名的——宜宾的芙蓉矿区,泸州的川南、古叙矿区,内江的威远矿区等。川煤集团的成立,也为省会成都创造不少总部工作岗位,助力省会总部经济的发展。
③ 西南交通大学(乐山)
西南交通大学,一所本部设在成都的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高校。这所大学在我国铁路系统内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它的前身是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也就是就是后来著名的铁道部唐山铁道学院。
1964年,学校从唐山搬迁到乐山峨眉办学,在乐山创业发展了近20年。1989年,学校整建制搬迁到省会成都。如今的西南交通大学,占地面积有5000亩,在校的本科生、研究生和博士生有4.6万多人,实力非常雄厚。其优势专业毕业生,在铁路系统内的国铁集团各个铁路局、中国中车、中国中铁、中国铁建等大型央企内,都很受欢迎。
④ 四川郎酒集团(泸州)
四川省除了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之外,还是中国重要的白酒生产基地。其中川南地区,就是“中国酒城”、“中国酒都”的所在地。
其中,新中国成立后,创建于泸州市古蔺县二郎镇的郎酒恢复生产。如今已经发展成为以及年营业收入200亿元的大型企业企业集团——四川郎酒集团。四川郎酒集团现在成都和二郎镇设有“双总部”,有员工2万多人。郎酒总部的到来,进一步提升了省会成都的总部经济发展。总部经济作为成都第三产业的一大特点,也助力其汇集了不少的城区人口规模。
⑤ 成都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内江)
在四川省会成都,有一所百年发展历史的医院,这家医院就是成都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它的前身是苏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最早源于有着110多年历史的苏州医学院。1969年,这家医院从苏州迁址内江,改名为西南四一六医院,隶属于核工业部。
1989年,核工业416医院整建制搬迁到省会成都,发展为现在的成都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 核工业四一六医院。这家医院依然隶属于中国核工业集团,现有员工1500多人,是一所国家三级甲等医院。这家医院的到来,也助力了成都市区域医疗中心城市的实力。
写在最后
数据显示,目前成都市有2126万的常住人口规模,2022年创造GDP总量为2.08万医院,无论是人口还是经济总量,在全国中西部所有省份的省会城市中,都是位列第一名的,是名副时期的超级城市。
当然,从我们上述川南地区对省会城市的贡献可以看出,成都超级城市的实现,除了自身的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之外,也离不开川南泸州、宜宾、内江、乐山、自贡等城市的鼎力支持。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有了兄弟城市的助力成都也很争气,现在已经成为驱动全省经济发展的强劲火车头。当然,这些来到成都的总部单位,也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猜图:这是川南地区的哪一个城市?
除了我们提到的5个总部单位之外,你知道成都市还有哪些总部单位,也是来自兄弟城市吗?也欢迎大家留言补充。
爱家乡爱四川,从熟悉四川的方方面面开始,了解更多四川发展,也欢迎大家关注小编后续内容!
声明: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删除。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jingyan/332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