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抢东西的孩子心理(孩子喜欢抢东西说明有很强占有欲)
孩子喜欢抢东西,说明他可能有很强的占有欲,父母不妨这样教育。
闺蜜特别苦恼:每次带两岁半的儿子出门,总是会制造很多麻烦。她说孩子最喜欢“抢东西”,只要是自己喜欢的,就会“不顾一切”的抢东西,一点也不含糊。
为此,没少给其他家长和小朋友道歉,弄得闺蜜都不好意思出门。
但闺蜜表示:平时的教育中,已经无数次的告诫过儿子,别人的东西不管多喜欢,都不能用“抢”的方式获得。
若是真的喜欢,可以私下告诉妈妈,然后一起去选购。可是说了无数次,对于两岁多的孩子而言,好像从来没有记在心里。
两岁的孩子,最容易出现抢东西的情况。而随着年龄增长,抢玩具、抢零食的事情也会越来越少。这也从侧面说明,抢东西的行为和年龄有一定关系。
虽然抢东西是大多数孩子都会经历的阶段,但是也反映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受到的教育,以及身心发育等方面的讯息。
简单来说:所有喜欢抢东西的孩子,他们内心的占有欲都很强,这也是父母平时教育失策的表现。
喜欢抢东西,跟这些因素分不开关系
1、不懂分享的真正意义
平时,父母一定教育过孩子要“分享”,他们会把自己的东西分享给他人,所以理所当然的以为,别人的东西也可以“抢”过来玩耍。小孩都是“自私”的,他们忍痛割爱分享,自然想要收获同样的回报。
2、强烈的占有欲作祟
家庭生活中,孩子享受很多宠溺,慢慢产生占有欲望,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
就算是在公众场合玩耍,也会被这种想法趋势,“抢东西”就是最好的说明。尤其是一岁之后,占有欲的表现会更加明显。
3、不被满足的“虚荣心”
若是用心观察,会发现孩子“抢”的东西,大多都是自己没有的。
生活中,孩子的很多愿望得不到满足,总是被父母一句“太贵”,或者“没有用”而拒绝。长时间得不到满足,就只能通过抢的方式去获取。
4、不明白物品的所有权
还有一种情况,孩子压根分不清楚“我”“你”和“他”。潜意识里以为,只要是自己喜欢的,都可以据为己有,所以才会不顾一切的去抢。说白了,其实跟孩子年幼,以及心智不成熟有很大关系。
想不到“抢东西”的背后,居然有这么多的原因,所以父母要学会“对症下药”,千万不要以责罚和训斥为主。因为此时错误的教育,很可能会在孩子心中埋下不好的种子,对他的心理健康有影响。
如何改掉孩子抢东西的毛病呢?这些方法很管用
1、刻意强调不能抢
出门之前,可以跟孩子相互商量,明确告诉他:不能抢别人的东西,以此作为外出的交换条件。当然,最开始可能会遇到些许麻烦,孩子猛然间很难改正。
不过,习惯都是慢慢养成的,只要孩子时刻谨记不能抢,就会逐渐收敛自己的行为。
若是谈好条件,出门后孩子还屡次抢东西,那父母就要给予惩罚。可以短时间内不让孩子出门,让他知道说好的事情不能反悔,一旦违背规则,就要受到应有的惩罚才行。
2、带心爱的玩具出门
每次出门的时候,可以让孩子挑选一两个特别喜欢的玩具,当作交换筹码也是不错的。
要是特别喜欢被人的玩具,那就主动上前和别人交换,相信大多数小朋友都是愿意的,从源头上避免了“抢东西”的行为发生。
与其在孩子耳边无数次的说“分享”,不如通过实际行动,让他明白何为分享。很多时候,语言教育的效果,远远不如行为教育更有说服力。
3、适当满足心愿
虽然我们不提倡过分的溺爱和纵容孩子,但是一些合理的心愿,还是要适当满足孩子才行。
孩子的年龄小,他们的好奇心又太重,喜欢的东西自然也多,这一点我们做父母的要多加理解。可以对孩子适当的满足,但是不要无条件的满足,要注意界限。
当孩子拥有了很多喜欢的东西,对于别人的东西,其实也没有那么的关注。父母要记得:穷养并非最好的教育方式,越是穷,越是容易养出目光短浅的孩子。
写在最后:孩子抢东西的行为固然不对,但父母也要收起愤怒,不要一味的去严肃制止和训斥,更不要假装视而不见。一定要教会孩子表达,这才是最重要的。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jingyan/234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