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第一个发明指南针的是谁?(指南针哪个朝代发明的)
相传公元前2700年中国的轩辕黄帝发明了指南针。黄帝用指南针指南针哪个朝代发明的,在大雾中辨别方向,打败了蚩尤。根据史书记载,中国人早在战国时代已使用指南针。公元前3世纪的《韩非子》中说,战国时代已有人用“司南”(指南针)。宋代沈括《梦溪笔谈》对此记载更详。1090年,中国和阿拉伯航海家开始在船上装设了指南针。作导航工具。欧洲在11世纪左右,才用浮在水上的磁针制成指南针。1250年左右,在地中海地区指南针的磁制已装在有度的卡片上面,并以中央旋轴保持平衡。求采纳
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历史上四大发明之一,在全世界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如今我们可以用卫星定位来进行导航,但指南针给人类历史带来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特别是航海时代,指南针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指南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用于航海的呢?说到指南针的发展历史,目前还没有一个定论。从历史资料来看,大概在战国时期,人们就已经发现磁铁具有“指极性”,并以这个特点发明了司南。东汉王充在《论衡》里有这样的记载:
“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
古人是将磁铁做成小勺的模样,然后放在一块光滑的铜盘(罗经盘)上,这样勺柄就会指向南方。但实际上这种粗糙的司南准确度并不高,因为天然磁铁在经过加工打磨以后会出现失磁的现象,而且勺子重量比较大,与罗经盘的接触面也多,勺子在转动的时候就显得非常笨拙,这样的司南有时候会出现错误的指向。
从磁勺到磁针,这个演变过程非常漫长,磁针代替磁勺成为指南针的过程目前还没有历史资料可以查到,但是北宋杨惟德写的《茔原总录》记载了这一发明:
“客主的取,宜匡四正以无差,当取丙午针。于其正处,中而格之,取方直之正也。”
这里的丙午针就是指磁针,而丙午在罗经盘的方向正是南方,所以从这一记载来看,至少在北宋时期指南针就已经出现了。但是当时的指南针还不是用来航海,因为《茔原总录》是一部相墓书,古人是用罗经盘上的磁针进行墓穴的定位。
在指南针发明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都还没有将它运用到航海上来,当时的人出海都是用“看星星”的方法来识别方向。比如《淮南子》记载的:“夫乘舟而惑者不知东西,见斗,极则悟矣”,这里说的“斗”就是北斗星,这个星座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非常特殊的意义,不仅能够帮助迷途者识别方向,还代表着高贵和权力。民间传说,朱元璋脚底有北斗星形状的七颗痣,脚踩七星之人有大富大贵的命。这种说法是一种迷信,但也说明在那个年代,人们对北斗星有着崇敬之意,因为它可以指引方向。
“星相导航”是古代人们智慧和经验的结晶,但也有失灵的时候,比如遇到阴雨天气,整个天空都被乌云遮盖的时候,再厉害的“星相师”也是无可奈何。于是,指南针就走进了航海家的手中。根据北宋末年朱彧写的《萍洲可谈》记载:
“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
这时候指南针虽然已经用于航海,但还没有完全发挥它的作用,舟师还是以“识地理”为主,观看星相和太阳来辨别方向,只有在阴雨天气才会拿出指南针。所以指南针在那一时期只是辅助工具,也说明航海家们对这种新事物并不怎么信任,不到万不得已绝不拿出来使用。这一点在徐兢的《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中也有提到:
“洋中不可住,维视星斗前迈。若晦冥,则用指南浮针,以揆南北。”
徐兢于宣和五年(1123年)出使高丽,当时宋徽宗还专门命人为他打造了两艘大船出海。在经过一年左右的时间,徐兢使成回国,并写下了《宣和奉使高丽图经》,记载了自己出使高丽的情况,以及当时高丽国的风俗事物、典章制度等等。
指南针被航海家们重视应该是从南宋时期开始,那时候出海的船上专门设置了一个职位——火长,这是负责维护指南针,并通过指南针来引导船的方向。南宋吴自牧在《梦梁录》中有记载:
“风雨晦冥时,惟凭针盘而行。乃火长掌之,毫百不敢差误。盖一舟人命所系也。”
火长对指南针的观察必须要非常细致,不能出现半分差池,否则全船人的性命都要交待了。这一职位在历史上保留了很长时间,一直到明朝时期仍然有火长,也有人称为“船师”。指南针被航海家重视并利用以后,中国的航海历史进入了新的纪元,南宋和元代时期的航海事业开始快速发展,到了明朝郑和时期,更是创下了伟大的壮举。可惜后来朝廷为了维护政权的稳定开始实施海禁,这项政策也被清朝继续沿用,导致海上贸易被封锁,中国封建社会的航海时代宣告结束,指南针也没了用武之地。
结语指南针从中国进入欧洲后,促进了欧洲大航海时代的到来,并在那一时期,一些欧洲老牌大国在世界各地建立了自己的贸易市场和殖民地。
如今的科技日新月异,卫星定位已经可以代替指南针为我们指引方向,但是指南针在历史在人类发展史上的贡献是巨大的!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jingyan/21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