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生活经验

九九重阳节是什么节日(年货节是什么节日)

今天是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这是我们从小就知道的中国传统节日,尤其是上小学时学的王维的那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让七弦君印象深刻。

九九重阳节是什么节日(年货节是什么节日)

七弦君今天就说一说重阳节的前世今生,以及其背后的文化含义。

九九节,源远流长历久弥新的重大节日

重阳节仪式、习俗在西汉时期已经相当完备了,但绝不止于汉代,应该可以上溯到更早。

关于“重阳节”最早的记载,见于《吕氏春秋》——“(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由此可知当时人们在秋九月,农收之时就有祭祀上帝、祖先的活动。这是古人追寻自己“从哪来”的问题,是一种追根溯源的心理诉求和价值取向。

但是,“重阳节”作为一个名词出现还是在三国时代。

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写到:“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东晋的时候,陶渊明也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

当然从汉代到魏晋时期,重阳节的一些习俗主要还是在宫廷及士大夫中传播。直到唐代,重阳节才被正式定为节日。

我们都知道重阳节是在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因为“九”为数之极,又是极阳之数,故二“九”相重,即为“重阳”。在这一天,民间有登高、插菊花、茱萸的风俗,故又有“登高节”、“菊花节”、“茱萸节”等不同称谓。我们分别来看一下:

敬老节,尊敬长者长寿健康的家庭文化

为什么重阳节这一天会有敬老的传统呢?

九,是数字中的最大数,“九九”又和“久久”谐音,因此就有长长久久、长命百岁的意思,重阳节由此有着为老人祝寿吉祥、祝祷长寿安康的节日寓意。也是因为这个原因,2012年,我国法律明文规定将农历九月九日定为“老年节”。

家里有老人的,或者正在人生暮年的朋友都清楚,处在人生的最后阶段,体态逐渐老化,心境逐渐苍凉,生命逐渐衰落。但是,最美不过夕阳红,依然可以有“夕阳无限好”的美满人生,依然可以有“为霞尚满天”的多彩人生,那是少年时代没有的大器晚成,是正值壮年没有的成熟厚重。这一天提醒着大家去关爱敬重,那些经历一生奉献、已至晚年的老者。

登高节,敬畏自然再攀高峰的哲学深思

人们为什么无缘无故要登高呢?其中一个答案是敬畏自然。

《礼记·祭法》有云:“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

其实这是一种简单的万物有灵论,即早期人类对于超自然、超人格力量的一种崇拜。早期人类主要通过采集、渔猎来获取日常的生活资料,而由于大山提供了茂密的森林、各种野兽,以及高山上的雷电击中树木导致自然起火,人们用它来烤炙食物,因此人们认为山是神秘的,故对其有敬畏之意。如果对“崇”字做解读,那就是“从山从宗,宗声”,也是对山的崇拜。

说重阳节的登高望远有哲学深思,是因为这是一种回望过去、展望未来的态度。

在一年秋暮之时登高望远,看似是将金色秋季的丰收景色尽收眼底,实则是将一年拼搏即将行至尾声的得失之间尽收眼底,这是年度奋进的最后一次机会,过往起起落落、未来再接再厉。

菊花节,逢凶化吉高洁傲岸的文人情操

古人认为茱萸可以入药,菊花也一样。早在唐代这种习俗就已流行开来,我们从王维的诗中也可以窥见。茱萸具有驱虫去湿、逐风邪之效,并能消积食,治寒热。九九重阳节,阳气过亢,为大凶。故而佩戴茱萸就是为了辟邪、逢凶化吉,这和端午节的佩菖蒲、喝雄黄酒有着相似的蕴意。

重阳节同样也是菊花节,九月的菊花有“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的君子之风,也有“我花开后百花杀”的王者之风,更有“悠然见南山”的高洁洒脱的隐者之风。秋天时,其他花都凋零了,惟有菊花在绽开,且菊花不艳俗,有着高洁的品格。故在三国魏晋以来,菊花受到文人雅士的追捧,聚会饮酒、赏菊赋诗渐成风尚。

七弦君曰:“九九佳节千古传,君子怀菊孝子欢。朝霞铺尽往时路,夕阳留驻未来安。”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jingyan/162634.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