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生活经验

诗歌特点四点(诗歌特点有哪些特点)

古诗,即中国古代的诗歌。从广义上说,中国古代诗歌包括古代人所作的诗、词、散曲等;从狭义上说,古诗仅指古代人所作的古体诗、近体诗。

诗歌特点四点(诗歌特点有哪些特点)

中国古典诗歌中所蕴含的崇高伟大的情感美,对于我们今天建设幸福、繁荣、稳定的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在这个“现代诗”盛行的年代里,中国古典诗歌仍不失为经典,更令我们对其充满了热爱之情。往往是因为初学者被它的“高门坎”而拒之门外,难以忍受形式所束,并且有条条框框的“格律”“合辙押韵”等限制,只好望而生畏,敬而远之。其实大可不必将它想象得那么复杂,只要有心去了解古诗,掌握其写作方法和规律,学习起来并不难。

初学古诗,应分清中国古典诗歌的文学体裁。体裁分为:诗、辞、歌、赋、骈文,词、曲等。古诗是以四、五、六、七言的句式出现居多。最为常见的是五言、七言(即一句五字或七字),例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五言)和“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七言)等。早期的诗歌以《诗经》为代表,虽杂有三、五、七、八、九言之句,但仍以四言为主,基本上属于四言体。然辞、歌、赋、骈文,词、曲等均以诗体为扩展,长短句组合,都具有诗的特质。

本期将对“古体”和“近体”诗的特点做相应的介绍,从而使初学者能够找到入门之法。

我们常常被“古体诗不受形式所缚、不分平仄和韵脚”的说法误导而进入一个误区。倘若古体诗多以“平平平平平”或“仄仄仄仄仄”句式出现,或整首无一处押韵的写法,那么就丧失了诗歌的音乐性。虽说古体诗对格律、押韵相对较宽,但仍需遵循它最基本的音乐节奏、平仄组合为佳,否则就成无韵文言了。

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歌”“歌行”“引”“曲”“吟”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求对仗,押韵较自由。

例如:《饮马长城窟行》佚名(两汉)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韵)

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转韵)

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转韵)

他乡各异县,辗转不相见。(转韵)

……

还有《短歌行》曹操(东汉)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韵)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韵)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转韵)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韵)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转韵)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韵)

……

这两首乐府诗都有明显的特征:

格律自由、韵脚讲究。

特别是乐府诗歌的“逗韵”特点尤为突出。逗韵,是押韵技巧之一。换韵处,第一句诗一定要设韵(某些情况下也可不设韵),以逗引出后面的韵脚。如《饮马长城窟行》上四句中一联一韵;《短歌行》中“慨当以慷,忧思难忘。”此处换韵;又在“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处开始转韵,并且都在第一句设韵,这便是“逗韵”。同理,在“辞、赋、歌、吟”等体裁中都能发现,更多可读如白居易《长恨歌》、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因此,古体诗也有它的特性规则需遵循。至少写诗不能缺韵吧,不论平声韵还是仄声韵。

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律诗可分,五言七言格律诗,四联八句,超过四联为排律。对仗讲究、平仄格式、押韵、粘对等。

绝句,即两联四句,分五言和七言绝句。严于平仄格式、押韵,第二联则需粘对,可对偶,也可不对。

虽然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说法来减少格律的约束;也有用“拗救”的方式来补救“孤平”等等。这仅在遇有奇句时所用之法,除此之外尽量按照标准格律来写。

从王维、杜甫等唐代大诗人的早期作品里不难发现,许多诗作并不太严律,但随着近体格律的逐渐形成也随之规范起来。

近体诗的特点有:平仄格式、押韵、对仗、粘对等。

一、四种基本句式

四联八句分别为:

句中“⊙”代表可平可仄,这并不等同“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写律诗就不要迷信于这种做法,倘若遇到这样的句式:⊙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按照此法,就有可能成了“仄仄仄平仄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除了最后一个字为平声外,句中出现了单个平声,为孤平。)很明显是犯了“孤平”之嫌,孤平可是律诗的一大忌讳。

二、押韵

律诗标准句式中最后一字为平时,均为韵脚,并且只能押同一韵。全诗仅首联两句末字可以设韵,其余三联奇数句均不可以复加。韵书分《平水韵》《中华新韵》两种。律诗押韵多以《平水韵》为主,也称之为古韵。

三、对仗

对仗是律诗的一大特点。所谓对仗是指按照字音的平仄和字义的虚实做成对偶的语句。例如:天对地;雨对风;听对视;上对下(名词、形容、动词、量词等词性相同)等。如王维诗: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明月”对“清泉”;“松间”对“石上”;“照”对“流”,此联对仗极为工整。对仗位置通常在诗的颔联、颈联中,当然也有出现在首联和尾联。对仗可分流水对、扇面对、错对等等。当然对仗的话题甚多,以后再作详细介绍,此处就不再赘述。

四、粘对

粘对(粘,就是平对平,仄对仄。在隔句中,平仄是粘连的。对,就是平对仄,仄对平。在对句中,平仄是对立的。),则是规范和粘合两联之间格式承转,促成合律的重要方法。通过粘对就能够达到关联上下联句式,并使其不脱离四种标准格式。

及此,将以一个简单而实用的方法,用来理解和学习粘对。

以五言律诗为例,看前三联(除尾联)后一句的第二字为准,或平或仄,就是下一联首句开头俩字是平是仄的依据,故称为“粘”。

比如:首联(第1,2句)的第二句“仄仄仄平平”,第二字为“仄”,那么写颔联的第一句就应该为:“仄仄平平仄”。以此方法即可推出后两联的句式。(规则参照下图)

七言律诗“粘对”方法则是参照上一联末句的第六字。

如:首联为“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的句式,第二句的第六字为“平”,那么下一联第一句应为:平平仄仄平平仄,……。颔联、颈联、尾联的粘对都同此理。(规则参照下图)

掌握了粘对方法,就不会脱离律诗的基本格式。不管先写哪一联,都能找到上下一联该对应的句式。

每联两句的平仄关系基本相对;两联之间的关系都需粘连。由于第一个字在可平可仄的规则下,判断诗中是否粘连合律,要以粘对联的第一句的第二个字为准。

写古诗,就应持有虔谨态度,多通读古诗作品,勤加习写。掌握古诗的写作方法和规律,通透诗之特性,避免出现无“韵”诗。

约束,其实是为了飞得更高,做人更应该如此。

然而又如《红楼梦》“香菱学诗”中黛玉对香菱说道:“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曹雪芹借写香菱学诗,还表达了自己对诗艺的一些看法。他特别强调诗要有新意,要寄情寓兴,不能以词害意,这是一种通脱明达的认识。

虽如此,想到达到这种境界之前,你一定是对古诗的特性了如指掌、通透认识于心。?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jingyan/151285.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