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著名的倒牛奶事件背景(美国大萧条倒牛奶事件)
美国大萧条倒牛奶事件
毁掉该批产品,减小产能,使商品产量和社会需求量相符合,从而稳定价格。
如此短期内资本家虽然损失惨重,但是却不至于停产,破产,还是可以生存下来,并且另一方面,原料,加工过程所付出的成本已经属于沉没成本,覆水难收了,只好放弃,而销售物流成本却还可以挽回,所以销毁是最优选择
1929年著名的倒牛奶事件背景
1922年,美国爆发大规模经济危机,造成股市崩溃、经济大萧条。而当时美国的奶制品行业却很发达,牛奶产量倍增,出现了生产过剩的现象,美国人们的经济条件无法消耗这些奶制品,大量牛奶滞销。于是,农场主为了保证利润,将大量过剩的牛奶倒入了密西西比河中。
美国爆发大规模经济危机,造成股市崩溃、经济大萧条,人民的消费、购买力下降。
经济危机爆发前,美国大力发展生产业,农场数量大量增加,奶制品产量过剩。
在经济危机中,物以稀为贵,倒掉一些奶制品,减少产品流通量,可以稳住牛奶的价格。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jingyan/138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