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社会焦点

一年级还未教拼音识字,就要读课文?家长质疑不合理,教育局回复

开学了,“神兽归笼”,本来应该是家长们的“大喜日子”,但是才开心没几天,很多家长就被“逼疯”了,主要是因为现在的教材编得很“不合理”,以及教学进度太快了,作为家长的,根本不知道该如何辅导孩子。

近日,一位四川射洪的家长在“麻辣社区”上留言,质疑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学进度不合理。

该家长表示,现在幼儿园不准老师教识字,如今孩子“幼升小”开学才3天,老师就要求阅读课文,这样做是不是把全部责任推给了家长?可现在很多幼儿的父母都在外面打工,家里只有爷爷奶奶带,爷爷奶奶辈的很多连拼音都搞不懂,让他们如何教?把孩子送到学校就靠老师来教,现在把任务都交给了家长,还要老师何用?

对于该网友提出的异议,射洪教育局很快做出回复:

教育部统一编写的一年级语文新教材,在第一单元正式开始教学前,安排了以“我上学了”为主题的适应性教育活动,目的是让刚入学的儿童先通过看图、跟读等活动感受小学语文学习生活,为后续正式开始识字、学拼音做好准备。部分教师在组织开展这一教学活动过程中,确有让家长跟孩子一起读课文的情况。

针对这一问题,教育局会:认真组织教师开展新教材培训学习,让教师进一步明白教材意图,准确把握目标要求,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优化教学方法;要求学校认真组织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尤其是精心设计课前预习和课后作业,坚决杜绝给家长布置作业,切实规范自身教育教学行为;加强和家长的沟通协调,多了解家庭实际状况,在组织开展亲子阅读等活动中要充分考虑孩子父母外出务工等特殊情况,不提一刀切的要求,更多地把学习活动放在校内进行。

虽然教育局正面回复了家长的异议,但是很多网友并不买账,认为实际情况就是老师依然会让家长教学生读书识字,给家长增加了很大的教育负担,教育局讲的跟没讲一样。

一些网友则吐槽现在负责编教材的专家都把学生当天才了,以前都是先学拼音、再学笔画、然后才识字的,现在是还不会走路就直接要学生起飞了,太反常规了,还不如改回使用以前的老教材。

也有一些网友表示,现在学校就喜欢“甩锅”给家长,动不动要求亲子教育,可有几个家长不要挣钱养家?哪有那么多时间陪孩子亲子阅读?

……

由此可见,认为现在教材的编写以及教学进度安排不合理的家长不在少数,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下教育制度、教材编写和教学进度安排等方面确实存在“不接地气”之处。

严禁幼儿园教幼儿园识字,本意是让幼儿们能够享受快乐的童年,不用过早负担课业压力。但是当进入小学后,真正的零基础会把他们搅得非常痛苦不堪,还不如在幼儿园时提前咿呀学一些拼音和文字呢。如果哪个家长真的老老实实按照相关要求去做,让孩子零基础上小学一年级,不仅孩子痛苦,自己也痛苦。

尽管教育部门在回应质疑时,称会要求学校充分考虑学生父母在外务工等特殊情况,要求学校优化教学方法,但实际上,为了减轻教学负担,很多学校和老师还是会将教拼音和写字等任务转嫁给家长,以“家校合作”、“亲子阅读”等名义进行道德绑架,迫使家长配合,而为了孩子的成绩以及在学校的处境,家长们大多数也只能默默承受,除非真的被整得破防了才发声。

之所以会这样,归根结底还是负责制定教育政策和编写教材的人过于理想化了。

他们以为幼儿园不教幼儿读书识字,就可以让他们有快乐无忧的童年。殊不知把小学教材编成那样,如果孩子们真的零基础上小学,会直接从天堂打入地狱,会更加破坏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或许他们认为我们的学校和教师的水平已经发展到一定高度了,按照他们规划来做一点问题没有。但实际上呢,一方面学校的教学策略还没有那么先进,教师们的教学方法也还没有那么高效,另一方面现在教学的内容越来越多、难度越来越大,教学的课时却越来越少,教师们也是有心无力,只能通过“家校合作”、“亲子阅读”等名义,将一部分教学工作转嫁给家长。

可问题是,家长们也是要挣钱养家糊口的,哪有那么多时间陪孩子读书识字?

总而言之,教育政策和教材的“不接地气”,让学校、教师和学生、家长都无所适从,所有人都觉得委屈,最高兴的恐怕只有做教培的人了,因为教育越是混乱不堪,他们就有越大的填补空间,赚钱的机会就越多。

这恐怕也是为什么教育“减负”都进行了这么多年,教育却越“减”越“卷”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教育的根基已经是“卷”的了,在细枝末节上再怎么“减负”,付出的努力也是徒劳的,无非是将一个个负担反复腾挪、转嫁而已,反而搞得歪歪扭扭,更加“不好看”了。

对于此事,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留言评论。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jiaodian/777319.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