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价格“雪崩”:隐藏款腰斩,全线跌破原价
曾被炒至过万元的LABUBU隐藏款(如“本我”),如今二手价仅需840元,跌幅超90%。常规款价格更是全线溃败:第四代迷你LABUBU整盒(14只装)从峰值3200元跌至1446元,跌幅超50%;第三代原价99元的“忠诚”款,二手价低至81元,首次跌破发行价。泡泡玛特旗下其他IP如SKULLPANDA新品“不眠之夜”,开售即“破发”,9款中有6款低于原价,最大价差达42元。
2️⃣黄牛恐慌性抛售:从囤货到“倒贴”
黄牛手中积压的LABUBU库存已成烫手山芋。专业黄牛余女士透露:“从业两年,LABUBU曾是硬通货,但现在压货三整端无人接盘,预计亏损数千元”。二手平台涌现大量“亏本转卖”“求回血”的帖子,部分黄牛在社交平台直接宣布:“LABUBU系列暂停收货,全盘大跌价,等待牛市回归”。交易数据显示,近7日67%的用户预测价格将继续下跌,市场信心彻底崩塌。
3️⃣泡沫破裂背后:供需失衡与官方“反炒”策略
投机狂热退潮:LABUBU第四代发售初期,黄牛利用代抢软件垄断货源,将整盒炒至原价3倍(3200元),隐藏款溢价超10倍。但投机性需求不可持续,一旦市场供应增加,价格便急速回落。
官方精准调控:6月起泡泡玛特多次突袭补货Labubu 3.0,预售排期至9月,打破“稀缺性”预期。产业时评人张书乐指出,此举旨在避免IP因金融化炒作早衰,“溢价过高会让潮玩偏离IP价值本质”。
4️⃣连锁反应:股价暴跌,潮玩行业面临价值重构
LABUBU的崩盘迅速冲击资本市场:
股价跳水:泡泡玛特股价半月内暴跌约15%,9月8日单日大跌7.5%,跌破300港元。
商业模式受质疑:投资者担忧潮玩IP生命周期短暂,对比暴力熊、AJ等案例,95%分析师预测LABUBU价格将在6-12个月内继续腰斩。
行业转向:泡泡玛特已调整策略——关闭低效门店,转向海外扩张及线上销售(2024年直播营收增112%),并通过动态调控产量维护稀缺性。
未来走向:回归收藏本质还是持续挤泡沫?
部分玩家对价格回落表示欢迎:“终于不用加价买心头好”。但更多消费者开始反思潮玩的真实价值。广州玩家阿杰直言:“迷你LABUBU是大众化产品,适合收藏而非炒作”。业内共识是,潮玩需在“稀缺性”与“大众化”间寻找平衡——嘉世咨询李应涛指出:“泡泡玛特需动态调控生产,保持10:1供需比才能维持高溢价与品牌价值”。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jiaodian/7750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