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社会焦点

小米智能眼镜2发布:这3个细节让同行坐不住了

近日,小米MIJIA智能音频眼镜2开启众筹,仅仅12小时就众筹金额超500万,非常火爆。这款眼镜将在下个月的发布会上登场。下面我们来看看这眼镜有什么不同。

把手机摄像头“抠”下来贴在脸上

我试想一下,在咖啡厅,这副眼镜会成为了全场的焦点。服务员端着拿铁,愣在了原地;其实她并不知道,我正借助镜片上那背景虚化的功能,把她的身影处理得宛如毛玻璃一般,而且还在专心致志地盯着墙上展讯海报的AR注释。这种“选择性失明”的黑科技,就好像把单反的光圈优先模式嵌入进了太阳镜23似的。

更绝的是,关于手势识别。当我对着空气之时,捏合食指与拇指,就如同抓住那虚拟的旋钮一般,进而调节音量。这个动作的延迟极低,仅有03秒比掏出手机并划屏幕还要快上三倍多呢。现场的工程师透露了其中的奥秘:“我们在镜框里面埋藏了8个微型雷达,甚至就连你小拇指抽搐0.1毫米这样细微的动作都能够捕捉到。”这哪里还是眼镜呀,简直就是戴在脸上的触控板36呢。

‌NPU芯片的“龟息大法

续航原本是智能眼镜的重要短板之处,小米此次弄出了个“与众不同”的情况。重度使用达4小时之后,镜腿仅仅是稍微有一点发热的迹象,与某些旗舰手机在玩游戏时相比,它显得更为冷静一些。秘密就隐藏在那个黑色的模块当中——新一代的NPU芯片将功耗有效地控制到了0.4瓦就好像让超级计算机学会了“收缩性的策略”一样。

二十台眼镜在零下10℃的冷冻室中连续运行,而且画面依旧十分流畅。工程师指着那结霜的测试机轻松愉快地调侃道:“这芯片居然如此省电,竟然能靠体温发电呢。”虽是一句玩笑话,不过说真的,却也暴露出中国芯在能效比上的弯道超车‌。

供应链的“冰与火之歌

看似非常精致、巧妙的镜架,内部实际上蕴含着中国制造极为高超的工艺。为了把微型摄像头安装进仅有7mm的镜框中,小米的供应链团队与浙江一家精密模具厂密切协作,并且经过18个月持续不断地克服困难。工厂负责人老张抹了抹汗,说道给苹果生产表带也没这么艰难,镜腿的弧度必须精确到0.01度不然佩戴半小时就会压迫耳朵。”

更凶险的是AR光机突围战,而且当美国公司依然在使用那笨重的Birdbath方案之时,小米光学实验室却另辟蹊径,将光波导片的厚度成功做到了1.5mm呢。这薄薄的一片玻璃,居然让国产AR设备首次突破了“轻量化”的魔咒‌。

当眼镜开始“思考

测试最后一天,我于雾霾严重的朝阳公园开展了一个实验;对着那灰蒙蒙的湖面,眨了两下眼睛,镜片忽然提升了景物的对比度,枯荷残雪刹那间清晰得仿若4K电影一般。其实这并非仅仅是单纯的滤镜叠加,而是AI在实时地对视觉信息进行重构呢。

这让我想起,三年前某国际大厂有过一次演示——在那次演示中,他们非得借助背包式电脑,才能够达成类似的效果。而如今小米却将整套系统巧妙地浓缩到了仅仅30克的镜架之上,简直就像是给普通眼镜开启了一双“天眼”。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jiaodian/739060.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