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社会焦点

《送元二使安西》是一首送别诗,此处送别的是谁(送元二使安西古诗)

《送元二使安西》是一首送别诗,此处送别的是谁,送元二使安西古诗。这个问题金纳莱为您提供更多相关信息让你了解。

这是首著名的送别诗,著名到很多人只知道后两句“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关于其他一无所知送元二使安西古诗。

1 原诗: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渭城:今陕西西安西北。

浥yi四声:湿润。

阳关:今甘肃敦煌西南,是入西北边疆的要道,是出塞要道,“阳关大道”指的就是这个,“绝域阳关道,胡尘与塞尘”,那个地方很苦,环境恶劣。

安西:即唐安西都护府,治所在龟兹城,今天的新疆库车,龟兹国很有名,是古时西域重镇,据说西游记中女儿国就指这里。

2 元二是谁?

元二使安西:显然元二被派遣出使安西。

元二,人名,据说原名元常,排行老二,查阅资料得来的,其他信息极少。

他是王维的好朋友,被派出使安西,估计也是朝中官员,只是没写过诗,不出名,普通官员。王维在渭城相送,因赋此诗。

元二很幸运,与李白笔下的汪伦,岑夫子,丹丘生,王昌龄笔下的辛渐,白居易笔下的刘十九等等,都成为诗词中有名字的人物,看来交什么样的朋友真的很重要,随便一句,留名千古。

被派往西北偏远地区,环境恶劣,元二当官,估计也不得志,是个倒霉的官员。

3 这首诗很美,送别诗中佼佼者。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春天的早晨,清新而怡人。下过一场春雨,雨后初晴,空气清新,雨水洗去柳叶上的浮尘,柳树显得青翠欲滴,干净,摇曳多姿。连客舍经雨水冲刷,在柳色映衬下,都青青如新。这是个美好的早晨,一切都是新的,王维是送别友人,却用欢快轻松的笔调来写环境,也是用心良苦,强颜欢笑。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离别之际,畅饮一杯,以慰风尘,以示珍重!

前两句还沉浸在春色中,这两句却笔锋一转,离愁浓郁。再美的春色,也抵不过朋友的分离。

以酒饯行,应“执手相看泪眼”,可诗人啥都不说,只有举酒劝饮,可所有的叮嘱,劝慰,不舍,祝福都不需多说了,都已尽在不言中。还是干了这杯酒吧,以后再沒故人一起饮酒了。多沉痛,多无奈啊!

这句劝酒辞,表面上潇洒与旷达,却掩盖不了送别朋友,再无故人的惆怅和忧伤,“此去经年,纵良晨美景虚设,更与何人说?”更何况,元二去的是偏远荒蛮之地,再见是何年,想到这,诗人更是愁肠百结,人世沧桑啊!

沈德潜评此句云:“阳关在中国外,安西更在阳关外,言阳关已无故人矣,况安西乎?”

送别友人时,我们也会劝酒,那是一杯不舍忍别,不忘友谊,各自珍重的酒,是“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怎样赏析《送元二使安西》

《送元二使安西》,这是唐朝时王维写的一首七言古诗。元二是王维的一个好朋友,这是王维送元二出使安西所作的诗。安西,故名思义,在长安的西面。因唐朝在西域设安西都护府故称。治所在龟兹城,即现在的新疆库车。唐时自长安赴西域,必经渭城出阳关或玉门关。

渭城朝雨浥轻尘,灰尘被早朝下的微雨沾湿了。下雨天肯定是阴暗的天色,以微雨天气烘托送别时的伤感阴沉气氛。

客舍青青柳色新,客舍旁的柳树被早朝的微雨清洗了一下,显得柳叶的颜色更新了。王之焕有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之句,这就证明客舍旁的青青杨柳更显有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了。

劝君更进一杯酒,主人王维为了表达劝慰之情,对元二再三进行劝酒。这边杨柳青青依依不舍,但那边送君千里终需一别。践别的酒晏已近尾声,分别的时候已经到了。主人再三殷勤再劝元二饮多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一分别,西出阳关后就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就这个理由,你元二就再饮一杯吧,西出阳关就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这给人无限的伤心感触。

这首七言古诗表面不提,而字里行间洋溢出很大的别离之苦,很深的友谊之情。能够达到这个艺术境界,全在于侧面烘托,情景相生的艺术手法。

以上就是金纳莱网»送元二使安西古诗,《送元二使安西》是一首送别诗,此处送别的是谁的相关内容了,更多精彩请关注金纳莱号公众号。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jiaodian/41745.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