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
作为一个从小就喜欢神话故事的人,《西游记》是我的最爱,那是当仁不让!
《西游记》中,孙悟空总说自己水下功夫不行,每每遇到水里的妖怪,都是指使猪八戒和沙僧迎战。
可是在他拿到金箍棒时,还大闹了龙宫,用金箍棒搅得龙宫地动山摇。
这又是为什么呢?
一、提前退学
三百多岁的美猴王,拜在灵台方寸山菩提祖师门下。
开始的7年,他和师兄们学习言语礼貌,讲经论道,习字焚香。
闲时还打扫锄园,养花修树,寻柴燃火,挑水运降。
悟空这七年虽没学到长生不老之术,但是他学到了一个“人”,应该学习的东西。甚至回到花果山后,还会作诗呢。
在第二回中,因为悟空学会了七十二变化,而在师兄弟中卖弄,惹怒了菩提祖师,被师父提前遣回花果山。
他求仙问道时,寻到灵台方寸山就花了八九年的时间。如今学成归来,只用了一个时辰就到家了。
心中欢喜,暗暗自称道:
【去时凡骨凡胎重,得道身轻体亦轻。举世无人肯立志,立志修玄玄自明。当时过海波难进,今日回来甚易行。别语叮咛还在耳,何期顷刻见东溟。】
这十年没白学啊。
菩提祖师教悟空时留了后手。
先前他问悟空想学什么时,说的那些,佛、道、儒,居然全能。
可为什么不教悟空水下功夫呢?
而且,悟空光学了地煞数的变化,那天罡数的变化为什么不一起教了,还非要从中选一个?
菩提祖师本就是如来变化的,这猴子是他一手安排的。
悟空后面的路崎岖坎坷,更何况他悟性本就极佳,教的越多,闯的祸也更大。
师父本就教的少,学生还提前退学,水里也只会捻诀。
在第四十九回《三藏有灾沉水宅 观音救难现鱼篮》中,
取经队伍遇到金鱼精,悟空和两个师弟说
【行者道:“不瞒贤弟说,若是山里妖精,全不用你们费力;水中之事,我去不得。就是下海行江,我须要捻着避水诀,或者变化甚么鱼蟹之形,才去得;若是那般捻诀,却轮不得铁棒,使不得神通,打不得妖怪。】
看,到水里捻诀,怎么和妖怪打架啊。
二、没有水的东海龙宫
第三回时,孙悟空去东海寻称手的兵器时,也是捻着诀:
【好猴王,跳至桥头,使一个闭水法,捻着诀,扑的钻入波中。】
还在猪八戒背他下到妖怪府邸后,问沙僧那门里外可有水,得到沙僧肯定的回答无水,方变化了进去。
这说明,水下的龙宫和妖怪的府邸里是没有水的,他只要到了妖怪的家里才好捉妖。
而且,他在东海龙宫要兵器时,并没有和龙王起争执。
他和虾兵蟹将介绍自己是花果山的先天圣人,唬住了东海龙王。
直到孙悟空拿金箍棒搅得龙宫地动山摇,却又在四海龙王处要到了一副盔甲。
所以算不得大闹龙宫,只是东海龙王单方面的觉得面子挂不住,自己被一个不知名的妖仙唬住。
三、果位有能者居之
西天取经是五个人的事。
唐僧的任务是一步一个脚印的往灵山走,不能投机取巧,不能悟空背,八戒扛,只有洒下辛苦的汗水才能取到真经。
大徒弟孙悟空则是一路降妖除魔,保护师父,唐僧好,他就好。
猪八戒和沙僧是挑担牵马,做好后勤工作。
但是也得帮忙降妖,工作不是一个人的,得大家伙一起完成。
所以,山里的妖怪,悟空经常是自己就解决了,实在忙不开时,叫上两个师弟。
可到水里的妖怪时,他直接就叫两个师弟上场。
西天十万八千里,无数的妖魔鬼怪,总不能一个人的活吧,那到了西天,佛祖敕封时,好说不好听啊,孙悟空一个劲打妖怪,你们两个就在旁边看热闹,也不是个事啊。
这不,本身就水下功夫不好的悟空,就不下水了,两个师弟去,引上岸来,咱再收拾。
他上班时,可从没摸过鱼,都是积极完成工作,绝不懈怠。
团队不是一个人的,是全体员工的。
只一个人出彩,旁人隔岸观火,看热闹,这个团队早晚要出事。
不团结的队伍,就是一盘散沙,不用攻击就自己败了。
就像真假美猴王那次,不就是师徒分心,轻轻松松的就中了离间计,唐僧撵走了悟空。
团结就是力量,只有明白这个道理,才能在工作中找到各自的特长,专业的事,还是要专业的人来做。
工作中各司其职,团队才能和平共处,更好的完成取经任务。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jiaodian/407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