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着有感,于是答之。意志不仅仅是单元化的,意志也是多元化的,有人只要有自律勤奋的意志,却没有战胜苦难的意志;有些人有战胜困难的意志,却没有面对反对,坚信自身的意志;有些人有面对反对,坚信自身的意志,却没有反复实践,证明自己的意志。以上种种,得一可成一方名人,一业之师,但很少有其集大成者,而往往其多元意志集大成者,为开创时代之人。
湖南有一农民从韶山走出,并最后成为了一个时代的开创者,人民的领袖,而他的成功,与他的意志是分不开的。
1.自律勤奋的意志(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
1910年秋,毛泽东怀着救国救民的伟大志向,到离韶山50多里的湘乡东山高等小学堂念书。学校有个藏书楼,收藏着许多中外书籍。有些纨绔子弟,在这里虽然读了三四年书,居然不知有藏书楼。毛泽东一来,便在藏书楼借阅各种书籍。
1912年春,毛泽东考取湖南省立第一中学。因这个学校教育制度、课程设置陈腐,不利于求学,毛泽东只读了半年就退了学。他寄居在长沙湘乡试馆的湘乡旅省学生宿舍里,每天清晨步行3里多路,到湖南图书馆去看书。在这家图书馆里,毛泽东整整自修了半年,每天总是最先一个进馆,最后一个离开,中午就吃上两个烧饼充饥。在这里,毛泽东悉心研读了古今中外的地理、历史、文艺和各种社会科学书籍。
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学习、生活和工作的5年半中,也从来没有离开过图书馆。他除了自己买报、买书看以外,还常常带上地图、字典和笔记本,利用饭后和课余时间到校内校外图书馆里去阅读各种报刊和书籍。他联系实际,认真研究时事,并向同学们广泛宣传。同学们都钦佩他,称赞他是“时事通”。有一本叫《伦理学原理》的书,毛泽东读了,并在这本仅有10万多字的书的卷眉上,写下了1万2千多字的批语和提要。
图一 毛泽东的回忆
2.战胜困难的意志(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
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处于国民党几十万重兵围追堵截的艰险条件下,毛泽东指挥中央红军三个月的时间六次穿越三条河流,转战川贵滇三省,巧妙地穿插于国民党军重兵集团围剿之间,不断创造战机,在运动中大量歼灭敌人,牢牢地掌握战场的主动权,取得了红军长征史上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光辉的四渡赤水战役。
图二 长征后的毛泽东
图三 四渡赤水
3.面对反对,坚信自身的意志(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毛泽东在江西革命的七年,是不怕吃亏、敢于担当、无私奋斗的七年。毛泽东在这七年中,特别是在1931年的赣南会议、1932年的宁都会议上,屡受批评甚至被解除职务,受到不公正的对待。毛泽东回忆说,“主要是三次‘左’倾路线时期,给我的各种处分、打击,包括‘开除党籍’、开除政治局候补委员,赶出红军等,有多少次呢?记得起来的有二十次。”但毛泽东一贯忍辱负重,顾全大局,相忍为党,每次蒙受冤屈、受到错误批判、处分免职时,都是“服从组织”,照常工作,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从不怨天尤人、从不心灰意冷,总是信仰不变、信念不动、信心不丢。他出席会议,就发表意见,即使自己的正确意见被否定了也不在意,用他自己的话说是组织上服从,意见上保留。周恩来曾在《学习毛泽东》一文中说,“毛主席当着他的意见没有被大家接受时,他就等待,有机会他就又讲,又教育,又说服。”
图四 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
4.反复实践,证明自己的思想(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青年毛泽东在寻找救国之路时,接收过无数的思想,有无政府主义,改良主义,马克思主义等等,他是在反复的论证加实践才逐一排除和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围绕农民问题时,也是到农村去实践,写出了《中国各阶级的分析》,确立了革命的主要力量;在井冈山上,也是不断与士兵交流,不断更改原则,最终才早就了那只解放中国的中国解放军。
图五 毛泽东到农村考查
以上种种,只是举例,毛泽东集大成的意志力贯彻了他的一生,也告诉我们,他也是从一个跟我们一样的普通人开始的,希望我们作为他的学生也能学习他这样子去面对世界。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毛泽东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jiaodian/390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