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我做什么,你都要批评我。哪怕我犯下一点点微不足道的错误,你都要指责我许久。”孩子声嘶力竭地对着妈妈怒吼。
“我这是希望你能更加出色呀,我绝非是为了害你。”妈妈极力辩解道。
“那我也有很多优点啊,你为何不赞扬我?”孩子仰着头,眼眶里盈满了泪水。
“咱们好的地方要保持,缺点要改正,如此才能愈发美好,不是吗?”妈妈再一次训斥道。
大多数人或许都有着类似的童年经历,他们的童年总是在父母的批评与谴责中缓缓度过。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表明,80%的父母觉得批评能够让孩子更为清醒,更具动力。与此同时,在我国,有超过七成的孩子在父母的严格批评中走过了他们的童年时光,而非徜徉在赞美的温暖阳光下。
实际上,就当下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状况而言,由于父母严厉的管教而致使亲子关系分崩离析的情形数不胜数。可以毫不夸张地讲,大量的反面案例历历在目,却始终难以扭转这种严苛的教育模式,究竟为何会如此呢?
社会心理学家戴维·迈尔斯认为,这是由文化属性所造就的。他曾言,亚洲、非洲和中南美地区的本土文化将集体主义置于更为重要的位置之上。这种文化孕育出了相互依存的自我。在这些文化中的人们更多地进行自我批评,却鲜少自我肯定。特性更多地被定义为自我与他人的关系。
的确,正如戴维·迈尔斯所认定的那样,我们唯有足够出色,方能被更多的人接纳,才有资格与任何一个人构建相互依存的关系,恰似某一件衣服颇为“百搭”一般。我们始终奉行“技多不压身”的生存理念,多项技能就意味着多条活路。同理,多一些优点,就增添一些与他人共存的几率。若要达成这一目标,我们不能存有自己的个性,而铲除个性的通用方式便是自我批评。
批评孩子
然而,我们的父母也秉持“自己的娃儿,想打就打,想骂就骂”的观念。父母的自我批评与毫无顾忌地批评子女仿佛如出一辙,毕竟都是属于自己的“私人产物”。
所以,固有的文化属性那强大的威压,很难让我们拥有充足的时间去反思教育的疏漏。就好似一只老虎冲向五百个人,我们都无暇思考如何战胜它,只能本能地选择逃跑。而实际上,这么多人,即便会有人员伤亡,也是能够将其赶跑的。可惜的是,逃跑已然成为了下意识的大众共识思维,简称文化压制。
当然,批评孩子或许能让其成长为一名出色之人,身具多种优点,然而,他的心性却会变得格外僵硬。宛如一台多功能机器,虽说功能繁多且出色,可失去个性的他们,已然丢掉了自身的主见与思想,只能任人操控,沦为一件“死物件”或者“书呆子”。
实际上,想要降服一个人并达成自己的目的,有着诸多办法,而赞美便是其中之一。
一项由哈佛大学开展的研究表明,积极的反馈与赞美在儿童的成长历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倘若说批评孩子是将他的天赋硬生生地抽取出来,那么,赞美他们更多的是将他的天赋循循善诱地引导出来。
鼓励和赞美孩子
例如,曾经有一位孩子询问他的妈妈:“为什么要好好学习。”其中一位妈妈回答:“如果不好好学习,长大后你就去捡垃圾吧。所以,你要拼了命的学,把潜能全部激发出来。”
而另一位孩子也提出了相同的问题。他的妈妈则回应:“好好学习能够让我们的选择更为多元,而非被迫抉择。捡垃圾并非低贱的职业,倘若你喜欢,也可以选择。但是,倘若你不好好学习,你便无法做出挑选自己喜爱的人生的决定。至于如何选择,你会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如果不读书,你或许连基本的判断能力都缺失,你又怎能知晓自己究竟喜欢什么呢?亲爱的,你如此出色,我坚信你会有自己的考量。”
孩子的主见便是这样一点点被梳理清晰。当然,他还会有大量的新奇想法,我们需要从这团乱麻中帮他整理出来,一边予以鼓励,一边打理他的思维模式。当然,出于社会团体的归属需求,他可能也并不能完全依着自己的性子来。比如,为了能与他人的依存关系更加和谐,通常会牺牲自己的想法而满足集体。但是,值得庆幸的是,先天的主见同样不会让他完全遵从他人而迷失自我,沦落为任人摆布的“物件”,因为他还有多种选择,这是赞美教育的功劳。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h/678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