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人民网-湖北频道
入梅以来,湖北连续出现4轮暴雨大暴雨天气,范围广、累计雨量大、落区高度重叠、极端性强。截至7月4日8时,全省平均雨量达287毫米,52县(市、区)409乡镇累计雨量超过400毫米。
面对频繁发生的强降雨天气,湖北省气象部门推出了“631”服务机制,即逐6小时发布暴雨、强对流落区预报,提前3小时发布预警信号,提前1小时进行临灾警报叫应,为防汛救灾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湖北省气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递进式预警,不仅实现了预警信息在时间上的逐步推进和空间上的不断精准,更使得防汛措施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精准到县、乡镇乃至具体点位的预报和预警,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能够提前部署,前置防灾救灾力量,有效降低了灾害风险。
黄冈市英山县温泉镇的实践便是这一机制成效的生动体现。
6月28日晚,温泉镇遭受了整晚的大暴雨,当地的应急队员早已对几处隐患点进行了逐一排查。当天上午,距离百涧河桥头附近一处长约6米的历史溃口已被沙袋填埋得严严实实。
“天气预报为我们提前应对这场大暴雨,留足了提前量。”黄冈市英山县温泉镇梅岩村党支部书记彭鑫说。
为了应对本轮强降雨,黄冈市气象局、英山县气象局加强与武汉中心气象台会商研判,及时发布暴雨预警信号,提示山洪灾害风险,英山县应急管理局等部门在接到预警后,组织力量加强巡查300余次,细化抢险方案,备齐抢险物料,预置抢险队伍。
同样,咸宁市通城县通过精准的预警“叫应”和迅速的响应处置,成功挽救了受威胁群众的生命。
“降雨仍在持续,请注意防范地质灾害。”7月1日8时22分,通城县气象局向有关防汛责任单位通报降水情况,提醒相关乡镇做好防范。
7月1日19时55分通城县气象台发布强对流橙色预警信号,20时19分升级发布暴雨橙色预警信号,通城县气象局立即电话“叫应”五里镇党政领导和县防办、自然资源、应急管理等单位,开展联合会商和指挥调度。
7月1日21时许,地质灾害巡查人员巡查发现通城县五里镇金塘村七组李友林家屋后山体斜坡存在崩塌变形迹象,立即对受威胁群众李友林及其家属共6人进行劝导并疏散转移至安全地带。20分钟后,山体突然发生崩塌。
荆州市在防汛工作中充分利用了气象部门的中长期气候预测意见,提前开启泵站实施分区排水,降低了洪湖水位,为后续的暴雨应对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和空间。
6月17日洪湖水位降至23.93米,为历史同期最低值,提前腾空湖容4亿立方米以上。
强降雨期间,荆州市防办收到气象部门预警后,迅速开启沿湖涵闸向洪湖泄洪,减轻农田排涝压力。据统计,入梅以来两轮强降雨,最高峰时入湖调蓄流量1150立方米/秒,洪湖水位从23.93米上涨至25.4米,低于设防水位0.4米,累计通过洪湖调蓄5.88亿立方米,在保障湖泊防洪安全的同时,发挥了巨大的湖泊预排腾蓄调度防洪减灾作用。
紧跟气象节拍高效联动,灾害应对就更加有效。入梅以来,湖北省气象部门发布预警信号1777期,暴雨临灾警报639期,开展叫应3470次,覆盖应急责任人385.8万人次,公众7.1亿人次,419乡镇1480.8万人次接收暴雨临灾精准靶向短信。(张沛、周恬、代蕊)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h/667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