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一脸苦闷、拿着中央发来的电报对粟裕说:“你发现没有?中央在最近的电报中,经常提到彭总和西北野战军。老是有一种感觉,主席在抬西北压华东啊!”
1947年8月,在经历了国民党军“重点进攻”的洗礼之后。毛泽东挥动他如椽的大笔,决定展开战略大反攻,将战火烧向国统区。为此,毛泽东派出三路大军挺进中原,他们分别是刘邓大军、陈谢大军以及陈粟大军。
自当年7月以来,之前打了好几个大胜仗的华东野战军却一直出师不利。特别是“七月分兵”之后,打了8仗竟输了5仗,整个山东根据地几乎丢光。特别是在南麻临朐战役中,陈毅、粟裕以4个纵队、8个师的兵力围攻胡琏的11师,结果却功败垂成、损失惨重。
战后,胡琏狂妄地说:
“盖刘伯承、陈毅两人以次的共军指挥官,如粟裕、陈士榘、许世友、杨勇、陈锡联、陈再道、王必成、叶飞等,数年来皆与我对战多次,他们并非杰出之才。”
华野在正常战役中的表现,和之前在孟良崮战役中几乎判若两军。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陈毅、粟裕带领的内线部队遭遇了挫败,陈士榘、唐亮以及叶飞、陶勇分别带领的外线兵团也打得不好,歼敌量很少,自身损失很大,在敌人的追击之下,整个部队都疲惫不堪。
叶飞回忆:
“敌人在电报和无线电话中,把一纵称为面包,四纵称为西瓜,只要打开报话机,就可以听到吃面包、啃西瓜的一派狂言。他们认为面包、西瓜吃定了。因此合击我两个纵队的是五个整编师的兵力,后续欧震兵团三个师即将赶到,难免的台儿庄、运河一线又有冯治安的部队。”
无奈之下,陈唐、叶陶两大兵团只好变分兵为合兵。兄弟部队会师的场面本应喜气洋洋的,但是这一会合却显得十分辛酸。当时天还下着暴雨,战士们身上除了短裤、背心和枪支、子弹袋外,什么都没有。他们浑身泥水,脚底板都泡烂了,许多人都流着血。
陶勇怒道:“真苦啊!比两万五千里长征还要苦!”
叶飞提出的第一个要求是:“给我的战士发一双鞋子,睡一个好觉,吃一顿猪肉。”
陈士榘、唐亮听着落泪,他们对叶飞、陶勇说:“你们现在就是要好好休息,恢复体力,行军、警戒就由我们三、八、十纵队担任吧!”
华野分兵后,就没打什么好仗,陈毅、粟裕很懊恼,华野众将也非常郁闷。叶飞是个暴脾气,他对指挥机关已经有所怨言了:
“吴化文是我们的受喜爱败将,现在竟然敢追着我们的屁股追!我叶飞现在有个外号,叫面包,你们知道吗?”
陶勇自嘲道:“面包倒算是干货,我更惨,被人点着名叫西瓜。”
王必成是个直脾气:“丢人啊!过去的手下败将,现在追得我们东奔西跑,真是丢人现眼。我觉得造成这种局面的是粟裕同志,陈毅同志也有责任。”
叶飞、陶勇、王必成,并称“叶王陶”,是粟裕在游击战时期、新四军时代的老部下了,连他们都对陈、粟产生了质疑,更遑论他人。
南麻临朐以及接下来的一系列败仗,将如同山一般的压力堆在了陈毅和粟裕身上。此前宿北、鲁南、莱芜、孟良崮等战役,都是在山东根据地内的内线胜仗。如今主席要求华野打出去,粟裕是不是“内线内行,外线外行”了呢?
就在此时,毛泽东命令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华野一分为二,组成了西兵团和东兵团。其中由粟裕指挥兵力较为集中的西兵团,由陈毅带领六、九两个纵队转至胶东作战。
然而粟裕考虑到“人事关系以及指挥便利”,向中央军委提出要求陈毅与自己一同前往,加强领导。同时将西兵团的5个纵队加成6个,如此一来就可以进一步集中兵力。留在山东内线的有二、七、九三个纵队,组成东兵团,由谭震林和许世友指挥。
很快中央军委便回电,电报中一再催促陈、粟南下。27日毛泽东焦急地发来电报:
“敌大军向刘邓追击,情况异常紧迫,目前几个星期内是重要关头,望你们率六纵、十纵和炮总星夜兼程,不惜疲劳,不要休息,不要补充,立即南渡,统一指挥陈、唐、叶、陶,歼灭与抓住几个敌人,直接援助刘邓大军。”
电报最后,毛泽东还特意加上了四个字:“至急重要!”
毛泽东的催促让陈毅和粟裕十分为难,当时华野正面临着极大的困难,陈唐、叶陶等4个纵队在分兵作战中损失很大,战士们极度疲劳,急需调整。
反而凡是华野提出有关休整、准备的请求或建议,一律被毛泽东拒绝。不仅如此,毛泽东还向两人发电直接批评华野依赖后方接济的思想:
“你们应从根本上改变依赖后方接济的思想。刘邓已实行无后方作战,陈谢亦决心深入敌区,准备与后方隔绝。你们的胶东、渤海都成了前线,决不可希望仍有过去一样的接济,对晋冀鲁豫也不可要求过高过大。从你们自己起到全军一切将士,都应建立无后方作战的思想,人员、粮食、弹药、被服,一切从敌军、敌区取给,准备在连续作战之后缩编部队,准备打得剩下三千人、四千人一个旅,而战斗意志愈打愈强(彭副司令部就是如此),俘虏兵即俘即补,重炮不要带去,不要怕后方被敌切断,勇敢地向淮河以北、平汉以东进军。”
陈毅拿着电报看得十分仔细,在字里行间之中,他似乎嗅到另外一丝气息。特别当他看到“彭副司令部就是如此”这几个字后,心中更加笃定了一种想法。随后他拿着电报,向粟裕诉起了苦:
“你发现没有?中央在最近的电报中,经常提到彭总和西北野战军。我有一种感觉,主席在抬西北压华东啊!”
在此之前,毛泽东经常在电报中向全军表扬华东野战军的战绩。然而国民党发动重点进攻之后,彭德怀所率领的西北野战军后来居上,成为了毛泽东经常通报表扬的队伍。因此陈毅才会感觉主席是抬西北而压华东。
主席为何会“抬西北而压华东”?陈毅和粟裕一开始没有想通。直到半年后,陈毅来到陕北,参加西北高干会议后,才理解了毛泽东真正的内涵:
“西北野战军是作战条件最苦的一支野战军,麦面一年多没吃到了,小米也很难吃到,主要是吃黑豆,过去是喂马的草料,有时候还要吃野菜吃糠……他们每一仗每门山炮只准打5发炮弹,迫击炮每门配5到15发炮弹。相比之下,华东山炮每门300发炮弹,每门迫击炮200发炮弹。即使外线出击了,山炮每门也有150发,迫击炮100发,感觉就不能打仗了。他们听了我的报告,说你们这么大的家当,给我们可以打一年。”
毛泽东认为,华野虽然如今很困难,但真要比起西野来,真是阔绰太多了。陕北地瘠民贫,看起来像是内线作战,其实和外线作战也没分别,基本得不到根据地的支持。其后勤给养,主要依靠贺龙的晋绥军区。
相反,华东兵强马壮人丰弹足,遇到的困难是暂时的,是可以克服的。响鼓要用重锤,毛泽东急切期望华野能尽快适应外线作战的节奏,打出了一个大胜仗。对于华野来说,彭老总的西北野战军就是榜样啊!
最高统帅部的期望,对于陈毅、粟裕来说就像山一样。与此同时,白崇禧正率领数十万大军对处于大别山的刘邓大军进行围追堵截,刘邓在大别山有不能立足之势,要打必须早点打。
9月5日,陈毅、粟裕带领六纵、十纵、炮纵在郓城与西兵团和晋冀鲁豫第十一纵队会合,兵力达到8个纵队,集中于沙土集地区,悄悄完成了兵力集结。
9月6日,粟裕召开了军事会议。会上,纵队司令、政委们议论纷纷,他们说现在部队太疲劳,不宜立即交战,因此主张休整一段时间再战。
然而粟裕却严肃地说:
“我们自出击以来,第一次脱离根据地作战,又逢大雨和洪水,确实有不少困难。休整一下再打固然好,但是刘邓大军告急了,毛主席电令我们迅速行动,积极歼敌,全力配合刘邓,这是全局。”
说到这里, 粟裕连用四个排比句:“只有打,才能有力地配合刘邓;只有打, 才能扭转被动局面; 只有打,才能 得到 补充;只有打,部队 才能得到休整。 ”
陈毅在一旁坚定地说:“粟司令的意见就是我的意见。 ”
在这一段时间,粟裕一直在思考自己此前的失误。粟裕不仅做了检讨,甚至还和谭震林发生了争论。为此谭震林专门给他写了一封信,信中批评粟裕“在军事上常常粗心大意,缺乏远见”,“常常只能看到一二步”。
粟裕思考了很久,认为之前的指挥确实有问题。此前粟裕的胃口一般是寻歼国民党一个主力师或两个稍弱的师。结果在南麻临朐战役中,粟裕不仅想歼灭11师,甚至还想围点打援,吞掉国军一个兵团,确实贪大求多了。
这一次,粟裕决定“回归初心”,从歼灭敌军一个师开始。先打弱敌,再打强敌。最终,粟裕将目标定在了第57师身上。
57师是一支杂牌部队,原系98军。1945年6月,57师曾进犯天目山,结果被粟裕领导的新四军打得大败。如今57师有两个旅的编制,武器是日式装备,比较陈旧,因此战斗力并不强。
57师弱也就算了,还特别骄横。该师师长名叫段霖茂,在此之前宋时轮的十纵从陇海线向黄河以北撤退,结果遭到了邱清泉的第五军和八十四师的夹击。苦战八天八夜之后,部队损失很大,国民党得意洋洋地形容“溃不成军,不堪再战”。
由此,国军指挥部得出结论:“鲁西南共军陷入绝境,四面被围,无路可走。”
第五军、84师吃到了肉,57师却连一点儿汤都没喝到。欺软怕硬的段霖茂认为如果再不积极一点,就立不了功了,因此求战欲望变得极其迫切。过去一个师不敢单独作战,现在一个团也敢一路狂追。
9月5日,57师和第五军、84军一起组成突击兵团,向我华野主力发起了追击。后来57师得到了情报,说解放军三、八两个纵队仍在曹县,因此要求57师回曹县待命。57师本应取道菏泽回曹县,但由于连日行军太疲劳,师长段霖茂和参谋长一合计,决定偷个懒,取道沙土集,走捷径回曹县,而且还准备在沙土集休息一天。
在段霖茂看来,既然共军已经“溃不成军”,偷个懒没啥事。就这样,57师和第五军拉开了40里的距离。但就是这点距离,粟裕就足以致57师于死地。
沙土集是菏泽至巨野公路上的一个村庄,呈椭圆形,南北宽1里,东西长2里,周围有一道土墙,围墙之外有壕沟,三面有水。北面是一片沙滩地,地势较高,壕沟无水。敌人认为这是开阔地,不容易接近,因此放松了警惕。
9月6日,57师负责买粮的士兵纷纷跑了回来,他们惊慌失措地对段霖茂说:“不好了,外面到处都是共军。”
不久后,谍报人员也回来报告说:“共军第三、八纵队正在向沙土集活动。”
段霖茂心知不妙,于是就地修筑起防御工事。然而就在这时,我军第3 、6、8等三个纵队从四面八方向沙土集扑了过来。各纵队的炮兵向沙土集集中射击,打得村庄里浓烟滚滚。
9月7日20点30分,华野各纵发动了总攻,正所谓雄狮搏兔,必用全力。虽然57师是一介弱旅,但三个纵队也丝毫不敢怠慢。很快,57师就被彻底打崩了。段霖茂惊慌失措,赶紧换上士兵的服装,趁夜向村外逃跑。但没跑多远,就被我军在一片黄豆地里被我军生擒。
段霖茂被俘后不停地抱怨:“打了两天,第五军也不来支援,真是见死不救。”事实上,第五军其实来救了,只是被我十纵和六纵第17师给挡住了。
沙土集战役规模不算大,在6个小时的时间里,我军生擒段霖茂以下官兵7500多人,全歼10000多人,我军伤亡不过2000多人。
这是华野开始外线作战后,在不利的天候、地理条件下打的第一个歼灭战。华野也是能打好外线作战的。
9 月 14 日, 粟裕对新华社记者发表谈话,把此役视为华东战局的翻身仗。 他说:“我军全歼蒋匪整五十七师的胜利……说明蒋匪在山东一再挣扎的重点进攻已宣告破产,蒋匪从此转为被动,我军从此转为主动。
毛泽东接到了华野在沙土集大获全胜的消息,感到非常高兴。虽然战役规模不大,但是意义很大,这一战终于扫清华野自七月分兵以来的颓势。毛泽东明白,华野的外线作战就如同爬山,一开始确实很疲劳、很困难,然而在沙土集战役后,华野就过坳了。而到后面,华野就将如一头猛虎一般,冲下山坡。
10 月 8 日, 毛泽东为中央起草电文,并且骄傲地宣布:“我刘邓、陈粟、陈谢三军共 48 个旅,约 40 万人,业已在长江、黄河间立住脚跟。 ”
在此后的战役中,陈毅、粟裕所率领的华野大军,将和兄弟部队一起,逐鹿中原,最终将国民党主力围歼于长江以北,将解放战争的胜利大大提前。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h/641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