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网红之窗

恶臭熏天、鱼虾死亡!总台记者追踪滁河污染真相

水污染事件背后的生态环境管理问题

前言

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各种环境问题频繁出现在公众视野中,其中尤以水污染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水是生命之源,而如今却频频传出各地水体被污染的消息,给生态环境和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而在这些水污染事件中,很多都是由于一些意外事故或者企业违规行为所导致的,而这背后往往暴露出了地方生态环境管理不到位、相关部门反应迟缓等问题。今天,我们就来围绕近期发生的一起水污染事件展开讨论,看看这起事件背后都暴露了哪些生态环境管理问题。

一、事件回顾

5月23日,长江下游左岸一级支流滁河南京浦口段出现大量死鱼死虾,引发了滁河污染事件。当地居民发现水体出现异常后,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并拍摄了现场视频进行证据保全。

经过调查,当地环保部门发现,此次滁河污染事件的源头来自5月7日安徽滁州富信石油助剂有限公司仓库的一起火灾事故。在事故中,仓库内存放的大量化工原料被烧毁,其中就包括一些有毒有害的化学品和石油助剂,而这些燃烧后的污染物随着雨水的冲刷流入了附近的河道,最终进入了滁河。

由于污染物的外泄,导致滁河水质急剧恶化,出现了发黑、恶臭等现象,大量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物质直接导致了水中生物的死亡。而在死鱼死虾的大量出现后,才引起了居民的重视,也才让这起污染事件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

二、管理问题解读

针对这起滁河污染事件,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进行解读,看看这起事件背后都暴露了哪些地方生态环境管理方面的问题。

1. 生态环境部门反应迟缓

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在这起污染事件发生后,当地的生态环境部门并没有第一时间进行调查和处理,也没有对受污染的水体进行采样检测和毒性分析,而是直到有居民举报后,才开始介入调查。

这样的反应速度显然是远远不够的,污染事件的处理应该是“预防为主、保护优先”,而现在看到的是“事后补救”,这样对于保护水环境的意义就大打折扣。如果连最基本的反应速度都做不到,又怎么能有效地保护好我们的水环境呢?

2. 责任推诿和信息不透明

我们也可以看到在这起事件中出现了一些责任推诿和信息不透明的现象。在最开始的时候,当地的环保部门对外发布的信息并没有提及火灾事故可能会对周边水体造成影响,而是一直强调“水质异常是正常现象”。

而在居民媒体的追问下,才慢慢承认了污染事件的存在,也开始进行调查处理工作。而在进行责任追究的过程中,各个相关部门之间也出现了一些推诿行为,都在互相推卸责任,而企业方面也没有第一时间承担起应有的责任。

这样的做法无疑会让公众对事件的处理产生怀疑,也会让事件的解决变得更加棘手,因为没有透明的信息公开和明确的责任认定,也就意味着后续的处理工作无法得到社会的监督和支持,也无法让受影响的公众放心。

3. 缺乏对环境事件的重视

这起滁河污染事件也暴露出了一些地方对环境事件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在这起事件发生后,当地的生态环境部门并没有成立调查组,也没有对受污染水体的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更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进行治理和修复工作。

相反,他们只是简单地对附近的水域进行了一些表层水质的监测,然后就很快宣布水质已经恢复正常,这样的处理方式显然是远远不够的,也无法让公众对水质恢复的情况产生信任。

三、思考与建议

针对这起滁河污染事件背后暴露出的生态环境管理问题,我们也可以进行一些思考和建议,希望能够引起更多人的重视和关注。

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意识到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应该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也要增强“预防为主”的理念,从源头上减少各种环境风险的发生。

应该加强环境事件的信息公开工作,做到及时、全面、透明地向公众通报各种环境事件的处理情况和影响情况,也要积极接受社会的监督和参与,让公众能够更好地了解事件的进展,也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也要加强对各类企业的监管工作,特别是对涉及环境保护的企业,要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也要建立健全各种风险防控机制,让企业能够真正意识到自己的环境责任,也能够主动承担起各种环境风险事件的应急处置和修复工作。

结语

水污染事件背后所暴露出的各种生态环境管理问题,其实是对我们一个警示,也是对我们提出的一种挑战。我们应该正视这些问题,也应该思考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让我们的生态环境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也让我们的美丽中国能够留给子孙后代。

希望通过这样的讨论和思考,能够引起更多人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也能够让更多人加入到环境保护的行动中来,共同守护我们的美丽家园。

参考资料:

-  滁河大量死鱼死虾事件调查:污染源头来自火灾,当地环保部门未成立调查组,水质未得到重视,人民网,2021年5月25日

-  滁河大量死鱼死虾:污染源头来自火灾,环保部门应及时介入,新京报,2021年5月26日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h/636501.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