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第一批国家公园设立以来,我国通过系统实施极度濒危野生动物和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工程,通过就地保护、迁地保护、人工繁育培植、放归或回归自然等多种措施,有效增强了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成为全球野生动物保护领域野外种群恢复的成功典范。
就在近日,在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怒江泸水段的高山密林中,摄影爱好者拍摄到了一群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菲氏叶猴猴群“举家”出游的场景。菲氏叶猴又叫中缅灰叶猴,是世界濒危物种,主要分布在我国云南的怒江、德宏、保山等地的山谷丛林中。在高黎贡山下傈僳群众口中,菲氏叶猴被称为“猕末头”,意为“尾巴很长的猴子”,因不像其它经常惹事的短尾猴、猕猴等,因此拥有很好的口碑。在当地群众眼中,菲氏叶猴几乎没有破坏庄稼或者其他农作物的“不良记录”,因此能与周围的人们和谐相处。
据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博士生宁文鹤介绍,通过实地访问和观察,他们采集了一些菲氏叶猴的食物标本,目前统计下来有四五十种之多。不久前,大理大学的一个研究团队在高黎贡山对一群菲氏叶猴的研究中,也揭示了这些“乖孩子”的舌尖生活。一年中,菲氏叶猴在森林中取食约50种食物,其中叶类食物占41.5%,果实占22.2%,种子占18.7%。短刺栲是栖息地最丰富的树种,它的种子为菲氏叶猴提供了12.5%的食物来源。另据调查,菲氏叶猴取食的物种超过了栖息地中乔、灌木物种总数的40%。
目前,为保护这一菲氏叶猴种群和栖息地,德宏州及芒市林业部门已成立了专业的巡护队,加大对社区人口的宣传。下一步,他们还将根据科研团队对区域环境承载能力的研究,进一步完善保护政策和区域规划,更好地保护这一珍稀物种。
近年来,怒江州泸水市建立“山顶封和禁、半山移和退、河谷建和育”的立体生态保护模式,高黎贡山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显著成效,菲氏叶猴种群不断壮大,数量由2018年的30只左右增加至目前的150多只。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h/634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