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青岛市市南区市场监管局官博发布情况通报,其中提到: 4月21日,自媒体创作者 “B太”在我市小港水产品市场发现业户涉嫌使用“鬼秤”问题, 第一时间向我局举报。我局立即安排执法人员对该市场进行了全面检查,目前排查出问题秤具6台,已检定为不合格秤具3台,其他3台正在检定中,后续将根据检定结果依法依规严肃处理。我局已严肃约谈该市场主办方,并对全体业户开展警示教育。
“B太”是知名打假博主,此前曾在多地举报鬼秤,去年11月他就举报大连海鲜市场存在“鬼秤”,最终被查实。 此次,“B太”4月27日发布视频称,在青岛小港水产品市场发现“猫腻”—— 6家水产店的秤都是可以调节重量的“鬼秤”, 直接将“鬼秤”话题推上热搜。
青岛小港水产品市场
曾发生多起“鬼秤”被曝事件
据上游新闻报道,实际上小港水产品市场的“鬼秤”问题由来已久,记者查询后发现, 2004年、2014年和2018年 一直有媒体曝光该市场的“鬼秤”问题。2004年10月,青岛早报曾两次曝光了该市场。当时有多名消费者买海鲜发现了短斤少两的问题,执法人员第一次去现场抽查了20多台秤,结果只有2台合格;2天之后再次回访,发现弹簧秤依旧不准,质检技术人员调查后发现“鬼秤”把8公斤的秤盘换成10公斤的秤盘,使原来秤的最大称重量由8公斤变为10公斤。
2014年7月,新华网记者跟随执法人员前往小港水产品市场突击检查,结果发现电子秤同样是“鬼秤”:放上一个标准的500克砝码,正常显示的是准确数值,但如果随手按一下“M1”键,重量则变成了524克,拿起砝码后,重量则显示为零;同样按“M2”键并放上砝码,重量则变成550克;按到“M6”键,重量达到了650克。这种情况和“B太”曝光的情况非常类似——被曝光的水产店秤上也有“M1”—“M6”的按键。
2018年9月,据半岛都市报报道,市南区市场监管局突击检查小港水产品市场,查出使用不合格秤具2户,查扣“鬼秤”1台。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在@青岛文旅 官方账号评论区,不少评论“拷问”着即将到来的假期——
澎湃新闻评论发文称,魔高道应更高。针对市场上的“鬼秤”魅影,有关方面应强化监管,实现全链条查处。 消费环境关乎城市形象,监管要走在前头、做在日常,才能占据主动权。 一个让人放心消费的城市,显然更能吸引来“泼天的富贵”,更能赢得消费者的口碑。 来源 | 中国青年报、@青岛市市南区市场监管局、上游新闻、澎湃新闻评论 编辑 | 翟晓晨 审核丨 张雷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h/608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