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眼惨变垃圾场,一张破损的天眼图片在外网疯传。让不少人感慨,曾经斥资近12亿,建成的全球第一射电望远镜,如今却沦为了废墟,那中国天眼到底是干什么的,它真的沦为废墟了吗?
如果将这个图片反搜,我们就会发现,这块废弃的天眼,实际上是,美国波多黎的阿雷西博天文台。建成于1963年,主要用于射电天文观测,大气科学和雷达天文学,在中国天眼建成之前,是世界上最大的单孔径射电望远镜,反射球面的直径达到了305米。这个望远镜,还曾首次发现太阳系外的行星系统轰动了整个科学界。但很可惜的是,在2020年时,这个望远镜的辅助电缆两侧断裂,造成下方的碟形反射盘,出现了约30米的切口。于是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宣布这个望远镜将被关闭并拆除,然而还没等完全拆除,支撑望远镜的三个支撑塔就全部断裂,导致重达900吨的仪器平台从122米的高空坠落,本身就受损严重的反射盘中发生了垮塌。
这也就让不明真相的网友被图片带偏,以为是位于贵州的中国天眼,那我国修建的天眼现况又是如何呢?中国天眼位于贵州省境内,占地面积为26万平方米,反射面口径为500米这个相当于30个足球场的射电望远镜,用掉了2,000多吨铝合金,灵敏度是阿雷西博望远镜的2倍速度,目前收获的硕果也是颇多。比如在2023年6月,我国天眼就曾发现,仅为53分钟的脉冲星双星系统也是目前发现的轨道周期最短的脉冲星。双星系统并且截止到2024年初已经发现了超89颗脉冲星成为了世界上发现脉冲星效率最高的设备,如此厉害的射电望远镜自然也引得全球科学家向往。
于是我国天眼的自由观测项目申请通道于2024年4月6日正式开发仅三天时间就已经接收到了15个国家的申请,不仅如此它还是我国的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以及4A级旅游景区。保证天眼景区的正常运行这里每天限流2,000人参观,并且为了保证天眼的电磁波质量不受干扰核心景区是不允许携带所有电子设备。
不知道有没有人好奇过贵州年平均降水量可达1,200毫米是北京的两倍还要多,这个巨型天眼是如何排水的呢?其实我们的天眼是由4,450块小反射面拼接而成的在相接的地方都留有导水的间隙,镜面本身也有的导水孔可以将积水汇集到下面的洼地,再加上天眼的建设地是喀斯特挖坑这些积水最终也会沿着修建的泄洪水道和山体逐渐渗透流入地下暗河和溶洞。即便是遇上百年大暴雨都不怕积水。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h/599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