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边便利店买的饮料,喝完后的空瓶子顺手就能送到可回收物便民交售点,既解决了废弃物投放问题,还能即时变现;家里刚收到的快递,下楼遛个弯就能将拆封的包装箱变卖换钱……如今,在珠海金湾,类似这样少量化、快捷化的可回收物交易场景将越来越多地出现。让居民在积极参与垃圾分类的同时,更加便捷地获得收益,共同推进实现生活垃圾源头减量。
随着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可回收物的分类与处理成为社区管理的重要一环。近日,在金湾区平沙镇,2处可回收物便民交售点的出现,吸引了不少街坊邻居的目光。
在美平广场的外围东北侧,一间不大的简易小屋前,废纸、旧衣物、塑料、易拉罐等可回收物品明码标价,通过公示的小黑板便可一目了然。整个交易过程便捷高效,不少前来“试水”的居民都表示了肯定。
“价格公道合理,所处的位置也很方便。”对于家住附近的张姨来说,美平广场几乎是每天的必经之地,可回收物便民交售点投入使用后,每天都可顺路将家中产生的可回收废弃物送到这里,举手之劳就能获得收益。
事实上,不少家庭都有将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废旧纸皮包装、塑料瓶、废金属等有一定的回收利用价值物品进行收集变卖的习惯,既可变废为宝实现整体环境的垃圾源头减量,个人也能获得额外收益。然而,由于家中收集存储不便,这样的习惯往往也带来负面影响,不利于家中的清洁卫生。
可回收物便民交售点模式的出现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相较于当前市场上自发形成的废品回收站,可回收物便民交售点具有靠近居民生活区,可实现少量化快速交易等特点。居民无需专门收集存储,而是可以通过多次交易,让收益积少成多。
“从点位功能设置上看,每个交易点计划覆盖方圆约1公里范围内至少1000户居民,确保位置便利,易于居民前往。”珠海市金湾区垃圾分类协会秘书长张天虎介绍,这一模式旨在方便居民投放各类可回收物,同时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减少因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混投带来的二次分拣成本,促进实现生活垃圾的源头减量。
现阶段,平沙镇已投入使用的2个可回收物便民交售点每天上午、下午各开放2小时。未来,将通过优化人手调配进一步延长开放时间,给附近居民提供便捷、便利的回收服务,推进居民逐渐养成主动分类的习惯,促进其参与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工作。
下一步,珠海市金湾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计划在区内投放数量更多、覆盖面更广的可回收物便民交售点,进一步覆盖包括航空新城在内的重点区域,并探索预约上门回收模式。通过推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与生活垃圾收运体系“两网融合”,提高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形成居民生活垃圾再分类的良好氛围,助力珠海实现到2025年打造成生活垃圾分类样板城市的目标。
[采写]南方+记者董谦君
[摄影]南方+记者关铭荣
[作者]董谦君;关铭荣
[来源]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h/5961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