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网红之窗

央视网:该对权力滥用者亮剑了!网友:无条件支持!

刚刚看到一条来自央视网的消息,此前,一货车司机向国务院平台举报称:被当地路政执法人员罚款500元之后,却没有收到任何的书面罚单,也没有需要本人签字,对于经常走江湖的大货车司机来说,其敏感的觉得这样的程序不合法。令人欣喜的是,国务院办公厅督查室在接到这位货车司机的投诉之后,就立即进行了前期的初步核实。经初步核实后,将此事转交给河北省政府进行认真仔细的核查。经调查:大货车反映的问题属实,在这样一起被罚款的案例中,执法人员未明确告知其处罚理由和依据,也未向货车司机出具行政处罚决定书,违反了《行政处罚法》的相关规定。随着调查工作的深入推进,调查组发现在以往的行政处罚案卷的签字和手印也系执法人员伪造,造假比例高达93.6%。其真实涉案金额还需进一步调查核实!

        

而此案发生地为河北涉县,联想起迁西县刚刚发生的退休干部实名举报遭逮捕的案件来看,可以看出当地的工作作风和社会风气是存在相当大问题的。一直以来,我国的公路货运领域乱罚款、乱收费、粗暴执法和弄虚作假等乱象层出不穷。比如高速收费问题不合理,休息区休息后遇天价过路费;有服务区车辆出现问题,不让个人修车的恶霸行为,有绿通线椒不是椒,货物全部卸下检查,恶意刁难司机的问题;也有在超速超重上弄虚假作,知罚款,克扣司机货物的问题。究其原因,在这些乱象背后有部分执法者涉嫌腐败的问题,有临时工恶意吃拿卡要的问题,更有当地一些执法权力部门权力任性,以罚创收的观念在作祟。而这些乱象并不是个例,在很多行业,很多领域几乎都成了公开的秘密。

        

更让人奇怪的是,此次涉县和上一次迁西县都不是依靠本省的监督系统,一个是最高检出手;另一个是国务院出手。这就非常奇怪了,当地的监督系统为什么没有发挥作用?难道本省的各级监管部门形同虚设?而这种不正常的情况不仅引发了我的反思,这也说明了当地政府的公信力堪忧,至少在很多群众的心里认为,当地解决不了这样的问题,或者会出现袒护本地,或者是官官相护的现象。而这种现象其实正是我们所担心的,如果一旦形成了这种不正之风,想要彻底的改变是非常困难的,可以说是难以改变的。就迁西案件而言,有不少网友表达了这样的担心,本身我国的司法系统是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一个体系,但是从现实情况中却出现了截然不同的现象,本应相互监督变成了相互依靠;本应相互制约,却变成了相互联手。如果这种不正之风一旦形成,监督体系就会轰然崩塌!

        

正因为如此,在此次河北涉县出现的这种体系式的造假现象时,央视网连用了四个“不严惩不足以”,并大声疾呼:如此有恃无恐的权力滥用,不仅破坏了行政执法的公共信用,更是对政府形象以及法律尊严的极大破坏。不严惩不足以平民愤;不严惩不足以儆效尤;不严惩不足以树法信;不严惩不足以立公信。是啊,我们大家都知道,古话常说: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家体系尤如河之长堤,而此类的不良现象尤如一只只蚂蚁,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如果任由这种不法行为泛滥,则会对国家健康的肌肤造成极大的损害,时间久了,必定会形成永久的伤害,且不易修复。所以对于此次央视网的亮剑行为,广大网友纷纷点赞,并表示无条件的支持,必须要严惩这种不法行为。

        

我前面的文章多次提到了高速方面的乱象,我也更希望通过此次央视网的亮剑,能够在全国公路系统掀起一股轰轰烈烈的自查自纠之风。要通过自查自纠彻底查找、发现、解决公路系统中存在的巨大问题,坚持建设一个积极健康,依法行政,文明执法的公路执法队伍。同时,在各地自查自纠的基础上,国务院相关部门要定期派出巡视人员,对网上网民反映的问题进行集中整治。通过自查自纠与巡视巡查相结合,真正体现出人民公路为人民,人民公路为祖国的思想,把人民公路建设成为支援国家经济建设,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理念上来。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发现一起,严厉打击一起,真正把这些路老虎,路耗子一网打尽,还广大人民群众一个干净整洁清爽的公路系统。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h/500469.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