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的漫长历史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殡葬文化和习俗,在古代社会中,人们普遍认为灵魂不灭,如果人死后不进行妥善处理,可能会对生者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人死后其家属或朋友会选择将逝者下葬,这样既可以安抚逝者的灵魂,也能避免对生者造成负面影响。
关于逝者的下葬,有很多形式,比如土葬、火葬、天葬等,具体的选择取决于人类的文化、宗教、地区和个人偏好等因素。不过,在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影响下,一种更环保的下葬方式出现了,那就是“水葬”。
2007年,英国推出“水葬”,沸水煮遗体4小时彻底融化,据报道说, 这样更环保,到底怎么回事呢?
环保意识衍生绿色“水葬”
2007年8月4日,英国知名媒体《每日邮局》发布了这样一则报道,里面宣布,英国一家殡葬公司推出了一种新型环保的殡葬方式,这种殡葬方式名为“生命轮回”,是一种新型的水葬。
报道里详细的描述了这种“水葬”的原理,那就是:人死后将其尸体放入丝质袋子,然后将其一起送入特制的溶解仓。等到人体进入舱内之后,系统会自动计算遗体重量,然后从中灌入水和碱性的氢氧化钾。
等到混合溶液没过尸体后,溶解仓会自动将舱内温度加热至150℃,早高温的作用下,这种溶液会快速分解尸体,加速人体组织和骨骼的分解,使得组织变成液体,骨骼变成钙质粉末。
等到分解结束之后,殡葬公司会将单独分离出来的钙质粉末交给逝者家属,家属可以选择将其葬入墓地或者选择其他方式安葬逝者。
从费用上来说,这种“水葬”的费用和当地火葬的费用相差不多,这使得人们对于逝者的安葬有了更多的选择。
更重要的是,这种处理尸体的办法和自然界中的物质分解原理相同,殡葬公司只是通过化学反应加快了人体分解的速度,所以,在分解尸体的过程中,这种方式产生的温室气体要比火葬少很多。
这也就意味着这种“水葬”更加环保,在全球变暖的危急之下,这种方式似乎更加符合人们对可持续发展观念的贯彻。
不过,逝者不同于普通生物,作为地球的主宰者,人们会接受这种殡葬形式吗?
新型意识冲击传统观念
事实上,这则报道一出,立马引来了很多人的讨论。
有20%左右的人表示认可这种方式,也愿意自己死后采用这种方式回归大自然,不过,绝大多数人认为,这和最初的“让逝者安息”的观念相悖,实在不能接受这种人死后还要用“水煮”的殡葬方式。
其实,也不怪人们接受不了,毕竟在人们的传统观念里,大多数人认为人的身体是生命的载体,死后应该得到妥善处理,而下葬正是一种生者表达对生命的敬畏的方式。
通过下葬仪式,人们可以表达对逝者的怀念和缅怀之情,也可以帮助生者直面死亡带来的悲痛。
而这种新式的殡葬方式更像是单纯在处理尸体,不仅对逝者的一种折磨,还违背了人们殡葬的初心。
更何况,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早就有了很多种可选择的更体面的殡葬方式,就更没有必要选这种方式了。
那么,人类传统的殡葬方式有哪些呢?
传统殡葬包容底层人性
在所有的殡葬方式里,最传统的就是土葬。土葬通常是将逝者的遗体埋在地下,以土壤覆盖。
人们使用这种方式的原因是:在农耕社会,人们普遍认为一切生命的孕育和生长都离不开土,死后也追求“入土为安”、“尘归尘土归土”的生命规律,因此,土葬被看作是人类回归大自然的最好方式。
使用土葬的国家主要集中在亚洲国家,比如中国、日本、韩国等。
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人们也开始接受火葬等其他殡葬方式。
火葬是指人死后对尸体进行焚烧,然后将焚烧剩下的骨灰安置在骨灰盒中,埋到土里;或者将骨灰撒到水中或其他地方的殡葬方式。
这种殡葬方式的产生最初是因为佛教的释迦牟尼去世后经火化化身为了舍利子,所以,佛教等宗教便认为火葬是一种神圣的方式,它可以使逝者的灵魂得到释放和升华,于是这种殡葬方式就流传了下来。
而现代人选择火葬这种殡葬方式的原因除了个人宗教信仰的因素,大多是因为火葬相对土葬来说更加节省空间和环保。
随着全球人口基数的增长,可利用的土地资源越来越有限。火葬可以将逝者的遗体火化成骨灰,然后安置在骨灰盒中,这样不但可以节省大量的墓地空间,还能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不过,由于火化过程中会破环尸体的完整性,很多人认为这种殡葬方式不够尊重逝者,所以也有很大一部分人并不接受这种方式。目前对火葬接受程度比较高的国家主要有英国、日本等国家。
除了这两种最常见的殡葬方式,还有一些不太常用的方式,比如天葬、崖葬、塔葬、水葬等,这些基本上只有部分少数民族会采用,主要和对方的民族文化以及宗教信仰有关。
不过,要区分的是,这里的水葬并不是英国所提出的那种“水葬”, 它是一种将死者遗体投于江河湖海的葬法。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不占用土地,缺点是会对水域生态造成影响,所以,一般并不推荐。
跟这种传统的水葬对比,英国殡葬公司提出的“绿色水葬”其实可以说是最环保的。它不但具有传统水葬的优点,还不污染环境,既可以减少土地的占用,还能杜绝疾病的发生。
如果抛开传统观念的束缚,但从全球提倡的环保意识出发,这种方式确实值得选择。
不过,也正如前文所说,人类一开始的殡葬文化主要就是围绕“人性”产生的,所以这种殡葬方式的好坏评定也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h/454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