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网红之窗

长期照顾年迈的父母,最能看清兄弟姐妹

亲不亲,一家人,打断骨头连着筋。

在印象中,兄弟姐妹是最亲的人,尤其是父母很老的时候,大家团结一心,管好父母的余生;若是父母过世,更要珍惜血脉。

可惜事与愿违,当父母很老了,需要长期照顾了,亲人之间的感情,就逐步揭掉遮羞布,显得特别真实。就像经历了霜雪的草地一样,美景不见了,只有黑黑的泥土。

口里说“百善孝为先”的人,不一定真正孝顺,禁不起时间的考验。

01

给赡养费,看清良心。

金钱是家庭的基础,也是孝顺的基础。

没有钱,赡养父母就是做无米之炊。

《朱子家训》里说:“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

若是每个人都抠住自己手里的钱,不愿意给父母花,那么父母的晚年,肯定会很困难。

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能退休,有很高的退休金。特别是农村的父母,没有任何积蓄,也是常事。

钱,就像一块照妖镜,把人的形象都收录其中。

平时得了父母很多好处,被父母偏爱的人,不一定会第一个站出来回报父母,反而会有三种情况:溺爱之下,人已经变成啃老、无能的败家子;在父母的帮助下,混得不错,但觉得理所当然;拿到父母的钱财,去外地混了,无影无踪。

能够凭良心,认为自己被父母溺爱,然后反过来也溺爱父母的人,应该是很少的。

通常,大家庭在安排赡养费的时候,会考虑到兄弟姐妹的小家庭的经济情况、之前得到父母的关爱的多少情况。

有钱的小家庭,多掏一点;被宠爱的家庭,也多掏一点,穷苦的家庭,少一点。这是合情合理的的,但是人心不平衡,方案往往得不到认同。

凡事靠自己的人,非常有钱,但是认为“父母不爱我,凭什么多掏钱”;没有钱的人,开口就来一句“我是爱莫能助”。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样的道理,在家庭内部,也是体现很明显的。

其实,赡养费的问题,多半是凭良心。并没有固定的标准和模式。

没有良心的人,就是认定了赡养费的标准,以后也不会给。找一个理由,说自己当下穷困,就过去了。

有良心的人,就是自己很穷,也会让父母吃饱,向邻居要几件旧衣服,也会让父母穿暖。

家庭里,孝心无价,良心价值连城。

02

平时探望,看清人情。

长期照顾父母,具体模式有多种。

兄弟姐妹轮流照顾;某个人单独照顾,其他人多掏钱;把父母送养老院。这几种模式居多。

《礼记》中说:“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没有每天在父母身边,但是常回家看看,这是理所当然的吧。毕竟,父母老了,见一面,少一面。

尤其是过节的时候,哪怕父母走不动了,不能做饭了,一家人安排团圆饭,让父母感受到家庭的氛围,也是美好的。

可悲的是,有的人已经忘记了人情世故,故意躲得远远的,找了很多理由,拒绝回家。

俗话说:“将在外,军令不受。”

反正“我”不回家,你们总不能把父母饿坏吧。这样的想法,真的令人可怕。

我的大舅妈过世之前,患了癌症。

大舅妈有三个儿女,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女儿外嫁,小儿子在外省教书。

照顾大舅妈的任务,落在大儿子身上。

眼看,大舅妈的病情很严重了,大儿子要求所有兄弟姐妹都来陪伴一阵子,但是没有人理会。

是的,女儿、小儿子都忙,小儿子还以“老家的房子,我没要”为理由,拒绝照顾父母。

人情薄如纸,人心狠如狼。这样做的兄弟姐妹,真的令人寒心。

能够讲人情的人,就是没有轮到自己照顾父母,也会隔三差五来看看。也会帮忙买药熬药,擦洗等。

03

父母过世,看清人性。

见过很多儿女,在父母健在的时候,不舍得掏钱,不愿意送医。但是父母过世了,就要大张旗鼓地操办。

和我同村的庞大爷,卧病在床一年多,小儿子只是回家探望两次。但是大爷过世的时候,小儿子掏出两万多,大摆筵席,还把城里的很多亲戚朋友,都喊过来喝酒。

小儿子说:“这是喜丧,应该热闹一些。拱门、歌唱队,礼花,一样都不能马虎。”

回头想,觉得不对劲:如果把两万元给大爷当生活费,或者请保姆,大爷的晚年,是不是好过很多呢?

再深度看问题,小儿子这样做,是爱面子的表现。因为他在城里做生意,朋友很多。摆筵席,肯定有作秀的成分。

也见过一些儿女,平时不会用心照顾父母,但是父母过世之后,嚎啕大哭,让全村人,都为之动容。

给外人一个好人品的形象,恰好见证了一个人的恶毒人性。只是外人不清楚真实情况,被蒙蔽了而已。

04

如何才能让年迈的父母,一直过得好呢?

应该一分为二来看。

作为父母,应该记住“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从中年就要谋划自己养老的问题,要做出孝顺的榜样,更要培养好子女,不要偏心太厉害。

有一份孝心,有一份养老金,有房子和存款,余生就少了对子女的依靠。

作为儿女,应该记住“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就算父母做得不够好,也要宽容。大不了,从自己这一代人开始,改变家风。

看清了兄弟姐妹,只是便于以后交往,而不是反目成仇,互相攻击。

人啊,凡事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坚持问心无愧。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h/453953.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