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有句名言:“聪明难,糊涂尤难,由聪明转入糊涂更难。”
人过了六十岁,不仅仅意味着进入老年,更是人生需要拐弯了。
恰是,从聪明转入糊涂。
这辈子的遭遇很多,得失也多,甚至包含了 很多的痛苦。
但凡种种,在余生的日子里,都不要记得太清楚。
带着痛苦行走,显然是不可取的。
因而,老年人富养自己,关键做好“糊涂”的文章。
同时请记住,富养自己的根本,就是富养家庭、生活环境、心态。
01
和儿媳女婿相处,“糊涂”就是家庭的和气。
作为父母,胳膊往内弯,这是人之常情。
胳膊往外拐,这才是做人的大智慧。
儿女和你是有血脉之情的,割舍不断,也相处的时间更长。并且,你对儿女的成长是了如指掌的,爱护多于责备。
就是儿女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你也会接纳,毕竟是一家人。
对于儿媳和女婿,你就不一定会包容了。毕竟,那是 半路上来的人,彼此不了解,三观也有很大差距。
你更担心,儿女被女婿、儿媳伤害。担心他们离婚了,儿女会一落千丈。
其实你真的要明白,儿媳、女婿也是儿女,是亲家的儿女。
当你责备和指责儿媳女婿的时候,同样是“打在儿身上,痛在娘身上”。
老人糊涂了,儿女的家事,就管得少了;对于小夫妻的矛盾,也就不会煽风点火了。
若是儿女的家事,非得让你评评理,那就多批评自己的儿女几句,让儿媳 和女婿宽心。看起来 本末倒置的做法,却真正体现了“视如己出”的智慧。
两代人相处好了,老人委屈一点点,吃亏是福。
02
和兄弟姐妹相处,“糊涂”就是放下过去的怨气。
六十岁之后,如果你的父母还在,就八九十岁了,需要多关照。
此时,和兄弟姐妹一起承担赡养的任务,自己也会轻松一些,并且父母也会活得更好。
古人提倡,孝不比兄。每个人都愿意在赡养方面上当,那么大家庭就没有什么矛盾。
若你的父母已经过世,兄弟姐妹就慢慢走散了。能够逢年过节在一起吃顿饭,都是很可贵的。
可悲的是,有的人,看到兄弟姐妹就吵架,就提出一些老话题。比方说,从老家多得了钱财,少赡养父母几天。
新仇旧恨都在你身上,内心有怒气,家风败了,还总是说富养自己,无疑是一个笑话。
当我们谈起一些不愉快的往事,你就说“记不得”,或者一笑而过,被大家嘲讽几句,也无所谓。大家庭的氛围好了,你的格局也变大了。真正有了做长辈的样子。
反过来说,人没有了怨气,就有了安宁的心,也调整了心态。看到亲人,都会很亲切。
03
和左邻右舍相处,“糊涂”就是待人的大气。
人老了,很想回到老家去,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觉得“老家人很和气、有乡愁,可以找到童年”。
可是回到老家,发现左邻右舍很不友好,或者物是人非,又多了一份惆怅。
我们认真想一想,能宜居的地方,不是因为风景特别好,也不是交通和经济特别好,而是人与人之间,很好打交道。
只要小区和谐,天下任何一块地,都是福地。
回到现实,人与人交往,矛盾是有的。曾经在单位,同事也会吵闹,勾心斗角。老人之间,没有利益争夺,却因为门口的一袋垃圾,楼上的一阵吵闹,还是会闹心。
学会做一个和事佬,邻居关系就好了。大家可以互相富养。
和我同一个小区的老刘,退休之后,常常去社区,还自己掏钱,买了巡逻的工具。
很多人说,老刘太糊涂了。
老刘却很快乐,把服务小区,当成了自己的工作,人生的光芒,持续放大。
久而久之,老刘也得到了小区里的年轻人的厚爱。
从长远看,老刘是每天走一走,锻炼了身体,还把握了“远亲不如近邻”的大智慧。
04
和老伴朝夕相处,“糊涂”就是余生的喜气。
很多夫妻,也只是看起来像夫妻而已,感情里也有杂质。
金钱、家庭、房子、育儿等方面,夫妻一定有矛盾,一地鸡毛的生活,肯定有过。
有句话说得好:“若是生活一地鸡毛,也要使劲戳一戳,戳出一把鸡毛掸。”
老夫妻,以后的日子,还得“戳鸡毛”,你不糊涂,怎么行呢。
你总以为,读书、跳舞、旅游等就是富养自己。你没有老伴在身边,这一切都是没有滋味的。
和相爱的人一起看风景,风景会变得更美。
和相爱的人一起吃饭,喝汤也会有滋味,烟火气十足。
和相爱的人一起跳舞,关爱的情,比舞蹈本身更有美感。
把感情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你的心变得温暖了,富养的效果,是会翻倍的。
05
当然,糊涂有度,七分就好,留三分清醒。
做人糊涂,是在主动往后退,不让当下的矛盾伤害到自己,破坏家庭,引发你和别人的争斗。
糊涂就像生活的润滑剂,把带着戾气的事情,丢到一块海绵上。
人老了,在体力上斗不过别人,但是在智慧上,可以斗智斗勇,别不知道调整交往的频道。
在此,也希望年轻人,在老年人面前,也糊涂一些;也积极接纳老人的糊涂。
真糊涂,假糊涂,退一步海阔天空,较真你就输了。
这一生,富养自己,真的不是随便花钱,为所欲为,而是做人有尺度,待人有温度。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h/439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