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网红之窗

在农民工队伍中,为什么打工人中没有蒙古族、藏族和维族的人?

东北地区有一个蒙古族村落,远离最近的城镇300里地。这里四季分明,夏天颇为炎热,但冬天可以达到零下30摄氏度。村里的居民世代放牧为生,他们赖以维持的就是成群结队的牛羊。由于这些牲畜品种优良,加之族人们悉心照料,每年皮毛和乳制品的产出颇为可观。再加上政府的各类畜牧业补贴,使他们的收入比种地的农民要高上不少。大家穿着厚棉袄,住在围着畜棚的蒙古包里。虽与外界相对隔绝,但是村民们过着足衣足食的日子,小孩们笑声闹声,其乐融融的景象,也令外界的游客赞叹不已。

每逢春节,这些在外打工的蒙古族青年都会回村里团聚。某年的除夕夜,村里的长者白克图邀请几个孙子一起吃饺子。其中一个刚从珠三角回来的青年额尔古都,跟大家聊起外面的所见所闻。他说在他工作的制鞋厂里,工人们多是汉族,很少见到同是少数民族的面孔。这让一旁的叔父们颇感疑惑:我们村子虽然偏远,但生活也算不上困苦,为什么弟兄们不出去打工换些现钞回来呢?我看汉族年轻人趋之若鹜的样子,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抓住机会改善生活?

白克图老人眉头紧锁,陷入了深思。的确,如今国家鼓励少数民族青年多去沿海城市就业。我们的孩子们也该出去见识见识,打开视野。过了一会,他望向身着羊皮袄的少年们,心中打定了一个主意。

一个月后,白克图约了村里十几个青壮年来自己的蒙古包商议。他当即提出,我们应该选些孩子送去外地接受培训,争取在沿海城市找到一份工作。

起初,大家都热烈拥护这个建议。但是当谈到具体的实施方案时,问题就暴露出来了——这些孩子从小生活在草原,虽然上过短期汉语班,但语言能力仍然十分有限。在城市的工厂车间,需要跟其他工人频繁交流,他们勉强说得磕磕巴巴的汉语,根本无法胜任。

白克图沉吟了。的确,语言是最大的障碍。我们的孩子离开大部落,就如同鱼离开水一般。这里的风俗人情他们熟悉,可一到陌生的城市,他们连买顿饭吃都成问题。这样一想,送孩子们去沿海打工似乎并非上策。但是话又说回来,就业机会难得,他们又何尝不想改善生活呢?老人们互相对望,都在眼中看到了同样的疑虑与犹豫。

就在白克图为难之际,村里来了个好消息:国家要在东北某省会城市开展定点扶贫,选拔100名蒙古族青年前往当地一家服装厂接受培训就业。这个机会实在难得,白克图二话不说就报上了村里十几个年轻人的名字。国家不仅提供了到岗交通和生活费用,还在厂区里单独建立了蒙古族员工宿舍,配备了蒙古族厨师,完全照顾他们的饮食起居。更难得的是,为帮助少数族裔工人尽快适应,厂里还从本民族里聘请了多名通晓汉语的翻译,以便过渡。

培训过程中,这些蒙古青年们夜语,同吃同住同训练,彼此勉励帮助,学习氛围极佳。三个月后的技能考核,他们取得了很高的通过率。考试后,老师还特意组织大家爬上了省会城中心的高楼,把那些造型新颖的建筑指给学员们看:“这些都由我们建设者的双手建成,你们很快也会成为他们的一员!”说着,不少少年眼中闪过自豪的泪光。

通过这次定点扶贫,我们看到,语言和文化习俗原本是束缚少数族裔就业的重重枷锁。但是,一旦获得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加之他们自身的努力,这些枷锁也能逐一打破。关键是要在生活起居上让少数族裔感受到“其乐融融”,对他们的专业技能给予系统培训,逐步掌握工作方法。而最根本的,还需要国家继续加大对边疆地区产业和教育的扶持力度,使更多族人脱贫致富,自立自强。

这也给我们启发:要增进民族团结,就需要发扬互助友爱精神。不同族裔之间不是“你中无我,我中无你”,而应该在发展道路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携手并进,才能繁荣稳定。我们期待着那样的场景:汉族工人与少数民族工人勾肩搭背,欢声笑语;我们期盼着那样的未来:五十六个花园组成靓丽的民族大花园,齐鲁大地展现出欣欣向荣的新气象。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h/437312.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