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网红之窗

大学毕业后,闺女说“不要再联系她了”,家长哭诉,反遭网友群批

大学毕业后,闺女说“不要再联系她了”,家长哭诉,反遭网友群批

在互联网上可以找到一张照片,展示了一个人坐在桌前,前面堆满了钞票。图片上配有文字:“如果我未曾存在,我的父母。”

这幅图像触动了不少大学生的内心。一旦踏入大学的门槛,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需要自己独立承担,这时才体会到,即便离开校园,但离开父母之后,需要花费这么多钱来维持自己的生活。

当我们回顾自己走过的路程,在十几年的学习中,思考家长背后的辛勤付出,不仅仅有无私的爱,还有许多具体的支出。大学生意识到这一点后,内心充满了感慨和痛苦。

毕业后,有一位女儿告诉家长“不要再联系她”,于是家长感到心痛,并在网络上遭到了批评。

因此,他们将这张照片发送给了自己的家长。一些家长直言不讳地说:“你就是我的宝贝。”还有一些家长幽默地说:“你是我们追求的最佳投资项目,尽管目前还在继续投资,但还没有看到回报。”

答案或许不尽相同,但所有这些表达都传递着家长对孩子们深沉的爱。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家长都能够给予孩子们无私奉献的爱,当然,这也不一定是他们的过错,毕竟,做父母是一项没有人教过的工作,他们也是第一次尝试。

一位家长在网上感叹,为了供养女儿辛苦努力多年,女儿毕业后工作却决定切断联系,这让她备感心寒。她详细叙述了自己的辛劳以及女儿的孝顺之情。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在阅读这位家长的抱怨后,人们并没有去安慰她,反而对那个被她称为“不孝”的女儿感到同情,认为遇到这样的家长实在是悲哀。

这位家长解释道,女儿是家中的独生子女。大学毕业后,她从事教师工作,但工资微薄,同时还要偿还高额的助学贷款,因此不久之后就换了一份报酬更丰厚但要离家更远的工作。

即使在新工作中,家长依然定期与女儿进行视频通话。曾经在实习期间入不敷出,家长开玩笑似地问女儿上个月没有钱怎么度过,为何没有向家里借钱,女儿则沉默不语。

几个月后,当爷爷过生日时,这位家长以“开玩笑”的方式向女儿提出借钱,女儿坦诚承认自己有存款7000元,但已报名5800元的日语培训班。

尽管女儿拥有一定的储蓄,但家长感到不满,认为学习日语毫无意义,并要求女儿将3500元的工资转账给她。

随后,女儿独自在外地工作,经历了跟踪和生病发烧的困难,尽管家长表达了关心,但未前去看望,因为认为机票价格高昂,路途不便。

此后,女儿不再接家长的电话,也不回复她们的微信消息。最近一个月,家长再次向女儿借500元,但女儿却转了2000元,导致两人发生了激烈争吵。

渐渐地,女儿甚至不愿意回家过年。经过频繁的争吵后,女儿只说:“请别再纠缠我,不要再联系我了。”

实际上,很多网友都感到同情这位女孩。她的家庭条件并不算差,但毕业后需要偿还助学贷款,这已经足以让她感到压力巨大。而她的家长则急于追求回报,不断向她要钱。

这位女孩很努力,工作期间还自己攒钱学习,她相信学习日语将有助于未来的职业发展。然而,家长们并未理解或认同她的努力。

在家长们的心中,唯一的期望就是女儿能多赚钱,无论付出多少辛苦,遭受多大委屈,以及她在外面的开销和困难,都不受他们的关心。

即使女儿即将赚钱,她们的家长依然不满足。他们希望女儿像她的表姐一样,主动给家长送钱,表现出口头上的关心,但实际上不愿多付出一分钱。

可以用一位网友在评论区的话来形容,他们“口惠而实不至”,表现出口头上的关心,实际上宁愿花钱翻新房子,也不愿支付女儿的学费。

实际上,不可否认,现在有很多家长被一些关于国外家庭的“假新闻”误导,认为孩子满18岁后,不管是否完成大学学业,就应该自己离家。

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以美国为例,私立大学的学费非常高昂,四年大学的费用十几万美元只是其中一部分,很多学费甚至在20至40万美元之间。

根据调查数据,超过80z?美国大学生的学费和生活费都由父母承担,其余一部分可能不得不依赖助学贷款。这才是实际情况,可惜的是,一些人选择忽视这些事实,宁愿相信虚假信息。

今日话题:你如何看待这件事呢?

以上内容资料均来源于网络,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相关数据,理论考证于网络资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任何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h/412953.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