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为了回馈您的支持,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
文 |夙夜玖歌
编辑 |夙夜玖歌
前言
7年前,支付宝推出了蚂蚁森林这个环保小功能,让用户通过收集能量来种树,为改善日益严重的沙漠化问题贡献一份力量。
如今,这一主打“绿色环保”的社交支付工具已经成为用户们津津乐道的话题,种下的小树是否已经长成参天大树?让我们来看看7年来,蚂蚁森林里的绿色承诺实现了多少。
支付宝为推出蚂蚁森林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各大互联网公司都在不断拓展自己的业务范围,以获得更多用户,支付宝作为阿里巴巴旗下的移动支付工具,其用户数量具有极大的潜力,为了进一步挖掘这些潜在用户,吸引更多新用户,支付宝推出了蚂蚁森林这个具有社交属性的微游戏。
蚂蚁森林是一个环保主题的微游戏,用户可以通过在生活中绿色出行、支付宝缴费等日常行为来收集“绿色能量”,这些绿色能量可以用来在游戏中养树。
随着树木的成长,可以解锁更多树木,当积累到一定程度后,支付宝会响应种植实体树木,这使得用户可以通过一个虚拟世界参与到现实世界的环保事业中。
相比单一的支付功能,蚂蚁森林为支付宝增加了更多的互动元素,用户之间可以互相偷取对方的能量来浇灌自己的树木,也可以邀请好友一起合种,增加互动乐趣。
支付宝还在蚂蚁森林中设置了排行榜,用户之间可以互相PK,提高了用户的粘性,同时,从用户的角度来看,蚂蚁森林也满足了人们参与公益的需求,并获得了一定的乐趣,这对支付宝来说是多赢的策略。
其实,在蚂蚁森林推出之前,支付宝就已经是一个日活跃用户数量很高的 APP,但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微信、QQ等社交APP也加入了支付领域,给支付宝带来了一定的竞争压力,为了保持用户粘性,支付宝需要进行产品创新。
相比社交类APP,支付宝的社交属性较弱,不利于用户长时间在APP中停留,而游戏类APP具有高粘性和互动性的特点,如果能将游戏元素引入支付宝,不仅能增强用户体验,还能提高用户活跃度。
蚂蚁森林应运而生,它将种树这一富有意义的环保主题与趣味游戏相结合,既满足了用户对乐趣的需求,又让他们在游戏中体验到参与公益的成就感。
事实证明,这一举措取得了巨大成功,蚂蚁森林上线后的头几个月,支付宝APP的日活跃用户数就增长了近4000万,可以看出,利用游戏化设计吸引用户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同时,这也提醒我们,产品设计需要紧跟用户需求变化,创新与趣味并重。
当然,蚂蚁森林对环境保护的贡献也是有目共睹的,截止到2019年,蚂蚁森林已经为中国种植了超过2.8亿棵树,种植面积超过1700平方公里,约相当于240个马鞍山,碳汇量超过150万吨。
这相当于一个中等城市一年的碳排放总量,种植的树木种类繁多,包括沙棘、白檀、紫穗槐等多种乡土树种,既改善了生态环境,又涵养了水源,挽救了濒危物种。
在气候变化日益严重的今天,企业界如果能像蚂蚁森林这样,将盈利手段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发挥互利共生的作用,对我们的地球来说是一大福音,这也提示人们,环保不再是个人力量能完成的事业,需要各界力量共同推动,企业也应承担起更多社会责任。
支付宝声称蚂蚁森林100%用于公益,不牟利,但作为一个商业公司,支付宝毕竟需要盈利,我们不得而知蚂蚁森林在增强用户粘性、推广支付宝产品方面收获了多少商业利益。
无论支付宝的初衷是什么,我们作为用户,在享受这款有趣游戏的同时,也为环保尽了一点微薄之力,或许,我们可以从中看到,科技不仅可以改变我们的生活,也可以让我们参与改变世界。
蚂蚁森林是骗局吗?
蚂蚁森林是一个支付宝公益项目,宣称通过用户低碳生活积攒的虚拟能量来种植真实的树木,以达到环保的目的,然而,有网友却被怀疑这个项目是一个骗局。
起因是有网友实地考察发现,蚂蚁森林标识的林地空空如也,并无15万棵梭梭树的身影,这引发广泛质疑,认为蚂蚁森林存在虚报植树数量以及种树不实的问题。
这名网友还将现场照片发布在社交平台上,并联系蚂蚁金服官方账号质问蚂蚁森林的树都去了哪里,引起广泛关注。
对此,蚂蚁金服的官方回应称,那片林地的确种植了15万棵梭梭树,只不过树木生长缓慢,加上气候恶劣,看起来比较稀疏。
他们还表示会对死亡和缺失的树木进行补种,并会加强定期检查和维护,阿拉善当地的林业部门也出具报告,证实蚂蚁森林林地内的树木处于幼龄期,生长周期较长,目前确实比较难观察到。
此外,有传言指责蚂蚁森林通过碳汇交易牟利,据传言内容,蚂蚁森林设有“碳账户”,将用户种植的树木转化为碳汇积分,每年为支付宝带来上亿收入。
但专家指出,蚂蚁森林所栽培的树木类型不属于碳汇造林,不具备交易价值,蚂蚁金服也多次声明,蚂蚁森林没有参与任何碳汇交易或取得收益,种植的树木所有权属于国家,即使树木日后形成碳汇也将全部用于公益事业。
尽管如此,仍有部分网友对蚂蚁森林项目的真实性持怀疑态度,他们质疑植树数据存在夸大成分,蚂蚁森林种植的树木对当地生态系统产生的正面影响有限,也有观点认为,蚂蚁森林仅仅是马云等企业家为塑造企业形象设立的一个噱头。
无论如何,蚂蚁森林推广低碳环保理念、呼吁公众植树种草的初衷值得肯定,树立公信力、提升透明度,增加第三方监督,或许可以减少公众疑虑,真正发挥蚂蚁森林的社会效益,如何使监督更加到位,还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蚂蚁森林的树苗长成大树了吗?
蚂蚁森林项目启动至今,已积累超过6亿用户参与植树,他们通过支付宝的线上消费或者线下步行积攒绿色能量,用这些能量去培育自己的小树苗,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小树苗真的长成参天大树了吗?
为了验证这一点,项目组公布了蚂蚁森林种植地的最新照片,图片中一棵棵梭梭树已经长到两三米高,虽然树冠不大,但树干肥厚,可以抵御风沙侵蚀,这些树木与周围光秃秃的荒漠形成了强烈对比,证明了蚂蚁森林种植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之所以选择梭梭树,是因为它耐干旱,能在缺水的沙漠生存,每年春夏,梭梭树会返青,到了冬天叶子则会枯黄,行人经过时,往往难辨认这些矮小的树木,但从空中拍摄可见,种满梭梭树的区域呈现绿色,与未种植的沙漠形成鲜明对比。
当地村民表示,自从蚂蚁森林项目展开种植,原本频繁的沙尘暴已不再发生,生活环境明显改善,种树队用圈保护树苗,在树行间撒播芨芨草等措施,使树木得以在艰苦环境下存活。
项目面临的最大困难是树苗成活率低,西北地区气候恶劣,水资源匮乏,土壤贫瘠,劳动力短缺,所有这些都使树木很难成长,项目组不断调整树种,采用滴灌等科学化栽培措施,与自然环境抗争,终于让小树苗逐渐茁壮成长为参天大树。
可以说,蚂蚁森林项目开拓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模式,用科技手段提高植树效果,并汇聚广大民众的力量,在荒漠地区建立绿洲,改善生态环境,这项事业的成果犹如一棵棵小树木,经过努力培育,终将长成参天大树。
为了使树木在艰苦的沙漠环境下存活,项目组付出了巨大的心血,首先,西北地区水资源稀缺,项目组无法像其他地区直接利用河水或雨水灌溉,只能从数十公里外运水,大幅增加了种植成本。
广袤的沙漠交通不便,很难招募到足够的工人,种树队需要在高温中劳作,许多人吃不消这样繁重的体力活,再者,沙漠土壤缺乏有机质,树木生长困难,要改良土壤需要大量时间和金钱投入。
并且沙漠气候酷热干旱,沙尘暴可以直接将幼小树苗吹走,为此,项目组不断尝试各种防风固沙措施,终于保证树木初期存活。
面对种种艰难,蚂蚁森林项目组没有退缩,而是调动资源,改进方法,总结经验教训,他们发现梭梭树适应当地环境,成为主要树种之一,采用保护圈、在树行间播撒芨芨草等措施,虽进展缓慢,但已经初见成效,如今这项工程仍在持续推进,它是对人类毅力和智慧的挑战,也是一个环境治理的探索过程。
结语
我们应该看到,马云的环保事业虽有争议,但其背后所呈现的商业转型与公益理念,仍值得社会深思,关键在于,我们要在发展过程中保持警惕与理性。
并且还要继续推动各界力量的积极参与,使这些事业在公平公正的轨道上健康持续,毕竟,我们共同的家园需要每个人的守护,需要我们共同警醒、共同努力。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h/412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