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网红之窗

库尔勒市:爱心守护,只为这片胡杨

中新网新疆新闻11月8日电(吴俊)秋日午后,库尔班·艾合买提骑上摩托车,从库尔勒市国家级公益林普惠中心管护站出发,向着胡杨林深处进发,仔细巡查看有没有人为破坏胡杨、野生动物被迫害、火灾和病虫害等隐患。

刚开始巡林,每次看到有游客使用存在火灾隐患的炊具,并且随地乱扔垃圾,库尔班都会和其他队员一起耐心地向游客讲解护林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如今大部分游客、牧民的护林意识提高了,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越来越少了。”库尔班说。

巡护期间,骑行累了,库尔班就把摩托车停靠在一边,背倚着胡杨,掏出水壶喝几口茶,嚼上几口干馕,轻抚着斑驳的树干说:“以前春天风大,沙子吹得到处都是,不仅饭里有沙子,更严重的是沙子把庄稼也埋了。胡杨能够保护着我们的土地,保护着我们的家园,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它。”

过去村庄缺绿,回想起以前生活的环境,库尔班深有感触。记得小学时,沙尘暴过后,不少农户必须补种被沙尘暴席卷的嫩苗,而他姨夫林子里面的胡杨树挡住了风沙,庄稼幸免于难,不用补种。他的姨父感慨地说:“没有胡杨林,地里长不出好庄稼。”

2005年,面临择业的库尔班义无反顾申请了护林员岗位,这一坚持,就是十八载,守护家园、守护胡杨的使命和职责始终扎更在他的心里。

护林员的生活是单调的。“十几年来,每日都待在林子里,守着眼前的这片胡杨林。有时衣服湿透了,鞋子裹满了土,累得直不起腰,但第二天照样按时去巡林。我从没有想过放弃护林员这份工作,因为这些林子对我们来说太重要了,要是没有这些胡杨,我们又会回到‘沙吃庄稼’的年代。”

库尔班告诉记者,随着社会的发展,他们的护林工作经验更丰富了,较过去轻松了不少。他说:“最开始当护林员,当时胡杨林里没有路,没有车,也没有马,全靠双腿走,在胡杨林里转一圈,一天时间就过去了。现在土路修成了柏油路,又有了摩托车和智能巡护指挥中心,用在路上的时间少了,还可以多巡护几次。”

虽然有了科技的帮助,但生态输水、森林防火、抵御病虫害的任务依然繁重。每年春季都是防治病虫害的关键时刻。库尔班和伙伴们开着打药车驱除病虫害,而林子深处的胡杨则需要背着烟雾机进行物理防治。

与此同时,每年汛期来临,一收到放水的通知,库尔班就会带着其他护林员一起按照计划安排,截水引流。多年来的生态输水,让濒死的胡杨林重现生机。

据库尔勒市胡杨林管理站站长仁青道尔吉介绍,今年库尔勒市国家级公益林计划灌溉7万亩,截至10月,完成了20万亩的灌溉,包括8万亩胡杨林以及12万亩草地、灌木林。

“经统计,十年间,我们的防护林已增长至165.44万亩,新增的42.79万亩林木正在进行国家级公益林的认定。”仁青道尔吉说。

库尔勒持续加强生态保护力度,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针对胡杨林开展生态输水、封山育林等项目,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融入生态文明建设全过程,使湿地生物多样性、生态稳定性得到有效保护,区域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如今,百万亩胡杨林郁郁葱葱,生机勃勃。每逢金秋时节,成片的胡杨金黄透亮,仿佛一幅精美的画卷,吸引不少游客前来观光打卡。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梭梭、胡杨、红柳等植物的覆盖率逐步提升,奔跑在林区的塔兔、黄羊、狐狸、野猪等野生动物也逐渐增多。

库尔班和他的护林员伙伴们依然坚守在护林一线,“每天只有亲眼看着这片胡杨林,我们的心里才会踏实。我会一直坚持,像守护我们的生命一样,守护好这片胡杨林。”库尔班坚定地说。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h/411952.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