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网红之窗

朱老总可以“镇元帅”,为何说粟裕难以“镇

坊间有一个流行的说法:朱老总镇元帅,粟裕镇大将,萧克镇上将。 对于这一说法,不少人是持怀疑态度的:朱老总是我军的总司令,威镇三军自然不在话下。 - 但粟裕由于资历较浅、萧克由于战功不足,都不足以“镇”。 在军队中,作为一名将领如何才能威震三军? 朱老总评价老乡刘伯承,就兼具“智、信、仁、勇、严”的品格。 但是,现代军队的高级将领除了“五字品格”,还应该考虑历史和现实的各种因素。 - 比如第一次大授衔时,综合考量了几大因素:资历、职级、能力、战功,以及地位。 一资历,就是行业资格和阅历,是对过去的总结,所谓德高望重; 二职级,是指在军队中的职位和级别,所谓“官大一级压死人”; 三能力,包括指挥打仗和组建团队的能力; 四战功,也就是战场成绩,以数字和结果为导向。 - 除了以上四条,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政治地位。 先看第一条,粟裕的资历并非开国大将最老。 如果单论资历,开国大将排名第七的张云逸无疑是最老的。 还有萧劲光,王树声,陈赓等。 再看第二个硬条件,粟裕的职级多数时期是中游偏上,并非最高。 - 红军时期,粟裕是军团参谋长,属于第三级别的将领; 抗战时期,粟裕是新四军师长,属于第二梯队的将领; 解放时期,粟裕是华野副司令员、三野代司令员兼代政委,跻身第一梯队。 - 但是,大授衔之前只是副总长,仍然属于第二梯队。 张云逸,在开国大将中资历第一 粟裕不能镇大将的第三个硬伤,综合能力有所“偏科”。 当然,粟裕大将的战功尤其在解放战争中非常突出。 - 朱老总坐镇中枢,并不以一线打仗为主,但朱老总在红军时期就战力超群,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逐渐回到指挥中枢在战略上把握方向。 粟裕和少年成名的林总不同,属于大器晚成的类型。 除了资历、职级和综合能力,政治地位也是粟裕的一个软肋。 - 七大时,粟裕、黄克诚、陈赓、谭政、萧劲光、罗瑞卿等6人只是委员,唯有张云逸是委员,这是粟裕大将和张云逸大将在政治地位上的一个差距。 大授衔前夕,粟裕出任第二任总长,但刚刚成立了国防部,所以总长的地位和第一任总长徐向前不可同日而语。 - 说到底,军事任何时候都只是政治的延续,军事上的地位是要让位于政治地位的。 所以,粟裕单靠军功自然“镇”不住各司其职的九位大将。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h/410599.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