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户一个小绿桶,厨余垃圾在家中厨房即可分出;小区设置垃圾定时投放点,让垃圾分类习惯融入生活日常;厨余垃圾每日中转收运,餐饮商家每个桶都有专属二维码,从源头实现厨余垃圾的精准分类……
今年以来,珠海市金湾区以完善厨余垃圾收运体系为工作重点,以提高厨余垃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为突破口破解难题,厨余垃圾收运量和分出率(厨余垃圾分类收运量占生活垃圾收运量的比例)明显提升。
目前,金湾区已连续两个月实现厨余垃圾分出率超出20%,成为全市首个实现厨余垃圾分出率达到珠海市生活垃圾分类主要指标(2022—2025年)的行政区。以10月份为例,金湾区厨余垃圾日均收运约134吨,全月分出率为24.1%,为终端设施实现垃圾分类处理做好源头保障。
将易腐烂的厨余垃圾单独投放、转运、处理,不仅大大提升了垃圾处理效率,减少环境污染,也有利于居民养成良好的垃圾投放习惯,促进垃圾减量。珠海金湾是如何做到的?从住宅小区到厨余垃圾中转站,南方+记者进行了走访。
环保绿桶送进户,厨余垃圾分出来
“把小绿桶带回家放在厨房,专门用来投放厨余垃圾,每次下楼到小区垃圾收集点清倒之后,还可以洗清干净带回家重复使用。”在南水镇南港御庭小区,来自社区、物业的垃圾分类督导员、志愿者们为当地居民准备了一份特别的礼物,前来签收的居民络绎不绝。
小绿桶正带来大改变。这个从外形上看与日常生活的塑料桶并无太大分别的小绿桶,是南水镇为推进垃圾分类,提升厨余垃圾分出率的一个小小创举。这一模式自今年6月在金湾区南水镇荷包新村试行以来,收获了不少居民的点赞。
领取到小绿桶的居民,都纷纷积极参与到厨余垃圾的分类投放中。包括家里日常产生的剩菜剩饭、瓜皮果屑、花草等易腐烂易分解的垃圾等,正从家中小绿桶转移到小区大绿桶,实现了厨余垃圾的快速有效清运。
而此次在南港御庭派发的小绿桶还进行了升级改造,不仅容量较之前更大,还在桶内加装了格挡过滤的配件,进一步满足了人口较多家庭的使用需求,并提升了实用性和便利性。
为调动居民积极性,南水镇还通过“驻点交投+积分兑换”的形式,对参与“小绿桶”模式的村民进行积分兑换奖励。在一系列的激励措施之下,不少小绿桶用户家庭都养成了垃圾分类的习惯,也让整个小区的环境变得更整洁、干净。
小区实现撤桶并点,定时定点分类投放
在垃圾分类工作中,物业管理小区是主战场,物业从业人员是生力军。在各小区物业的大力配合下,如今的金湾区红旗镇,已有不少小区实现了撤桶并点的目标,促使居民逐步养成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垃圾的习惯。
位于红旗镇的中珠山海间二期小区,早在今年5月,就作为垃圾分类表现突出的先进示范小区受到表彰。目前,这一小区已按照垃圾分类“十全十美”标准实现楼层撤桶,每天早晚在小区内设置两个垃圾定时投放点,以促进居民养成定时分类投放的良好生活习惯。
万一错过了投放时间,居民还可以在小区的一角找到24小时投放垃圾的误时投放点。这一常设的四分类的垃圾投放点不仅配有语音播报提醒,还设有洗手盆等设施。居民在垃圾分类督导员的现场指导下正确投放垃圾,学习科学健康的环保理念,并将其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AI智能识别,提高分类质量
在金湾区航空新城,厨余垃圾收运车每一天都穿梭在各个住宅小区之间。居民在小区投放的厨余垃圾经过收集之后,被收运至厨余垃圾中转站,然后再统一运往终端处理点。目前,航空新城厨余垃圾中转站每天的垃圾收运量约为23-25吨,覆盖了34个住宅小区,以及周边150多家餐饮单位。
特别是航空新城内餐饮店等商家众多,为了提高商家厨余垃圾分类投放的质量,中转站运营单位还引入了一整套的智能管理系统。每一家商户的厨余垃圾收运桶上都有专属二维码,可以实现扫描溯源。在倾倒的过程中,通过引入视频画面AI智能识别的技术手段,还可以辨别出厨余垃圾分类是否符合规范标准。
有了AI坐镇监督,并将结果进一步反馈给商家,有针对性地进行持续改良,厨余垃圾分类的质量不断提升。如今,航空新城内餐饮业厨余垃圾基本实现日产日清,部分未及清运需要“过夜”的厨余垃圾,也可通过空调房降温等方式,最大限度减少腐臭发生减少垃圾扰民。
随着厨余垃圾前端投放精准度逐步提高,后端的中转清运也要接得住、跟得上。为提升垃圾转运能力,目前金湾区正逐步加大厨余垃圾收运车辆数量,从最初仅有7台厨余垃圾车增加至13台,基本满足全区厨余垃圾的收运转运能力,实现了垃圾的分类收集、分类运输。
南方+记者董谦君
[作者]董谦君
[来源]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h/409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