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
但随着美国宣布出兵朝鲜,战火一度烧到我国边境,严重威胁我国的安全。
10月上旬,中央和毛主席毅然决定“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既然决定出兵朝鲜,那么下一步便要考虑该由谁担任主帅一职?
-
一开始,毛主席点了粟裕的将,但当时粟裕的身体状况很不好,无法胜任。
随后毛主席想到了林总。
不过林总也以“身体不适,怕光怕水”等理由拒绝。
接连两个将领都无法出国作战,毛主席只好请彭德怀出马。
就这样,他被任命为志愿军司令员,率部横跨鸭绿江,赴朝作战。
-
彭德怀是第一野战军的司令员,粟裕曾是第三野战军的司令员(后主动推辞,担任代司令员),林总则是第四野战军的司令员。
第一、第三和第四野战军的司令员都在毛主席考虑主帅的名单中,为何独独不见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呢?
-
其实当初毛主席和中央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定后,曾召开过一次会议。
有人提出建议:
“我觉得应当让刘伯承同志挂帅出征,他不仅资历老,有一定的作战经验,还有‘军神’之称,让他去是再合适不过了。”
谁曾想毛主席却摇摇头,说:“不行,老刘不行。”
-
会议结束后,有人好奇为何不用刘伯承,便问毛主席:“主席,您为什么要说不能用刘伯承同志呢?”
毛主席笑道:“不是不用,而是不能用。”
-
刘伯承当时已经58岁了,出国作战不是一件小事。
更何况他在战争年代已经失去了一只眼睛,而另一只眼睛也随着时间的慢慢流逝,视力渐渐变差。
如果真的让他赴朝作战的话,毛主席本人也是不放心的。
-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那便是毛主席有重要任务交给他。
当时我国刚刚成立,急需建设一所综合性的陆军大学。
由于刘伯承有这方面的经验,再加上他主动请缨,所以毛主席决定将这项任务交给他。
刘伯承也没有辜负毛主席的期望,经过一个多月的筹建,解放军军事学院在南京建成了。
-
1951年1月15日,解放军军事学院举行了盛大的开学典礼。在开学典礼上,刘伯承激动地说:
“我们用这么短的时间将军事学院给建立起来,这也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希望同学们能好好学习,早日成才,为国家做贡献……”
-
正是因为以上种种原因,毛主席才没有考虑刘伯承,而是希望他留在国内,发挥所长。
1986年10月7日,刘伯承因病逝世,享年94岁。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h/408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