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网红之窗

扶贫重在扶志,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安心读书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最近,天津中德应用科技大学一大学生小朱实名举报助学金名额被一穿AJ的同学挤占。

在学校里有两种奖金,一种是助学金,一种是奖学金。助学金嘛,应该给最贫困的学生,不应考虑学生的成绩,只看家庭状况和人品;奖学金嘛是给品学兼优的学生,靠本事拿奖学金。但因为名额有限,有时候辅导员也要来商量,是不是让一让(几个学生私下平分奖金,或者今年你拿明年我拿)。

天津这位同学被“调剂”的是助学金。如果被更贫困的学生拿走了,那他也没话说了,可是给了家庭条件好的同学,心不平气不顺要发牢骚,也是可以理解的。

润物细无声

2016年,南京理工大学做过一件漂亮的事情。当时统计,2015年南京理工大学贫困生比例27.53%,不少学生的一日三餐都是“问题”。每到申请贫困生奖助学金时,不少家境贫困的学生碍于面子,不愿申请贫困助学金。在正规的公开评审和公示环节,也容易伤害学生自尊心。

于是由南理工教育基金会牵头,策划了“暖心饭卡”。他们找来了全校一万六千余名在校本科生的刷卡记录,把每月在食堂吃饭超过60次,每月饭费不超过420元的学生,悄悄列为贫困生,既不审核也不公示,把补助直接打到饭卡上。最终圈定了500余名“准援助对象”。 三年来,“暖心饭卡”已发放补助款28批次,共支出173.4万元,帮扶学生8919人次。

总有高校行政老师抱怨:学生工作越来越难做,有时一片好心,却不被领情。也常看到为困难群众送温暖、助贫困人口脱贫,或是“大水漫灌”救助,钱花了不少,但对那些真正困难的人,却难解其困。其实很多时候,困难多只因想的少。暖心的背后,只是管理者放下私心,办事走心,把工作做深、做细、做实,而不是抱着敷衍塞责的心态“完成任务”。

保护贫困生的尊严

点赞这张“暖心饭卡”,既科学,又富有人情。“比惨大会”“晒穷”等公开评比的方式在高校并不鲜见,但未必合理。贫困生吃食堂多、餐均消费少,通过饭卡记录进行辨识,识别度好、可信度高,操作性强;采取无需申请、直接暗补的方式,既照顾了贫困生的隐私和自尊心,又达到了帮助学生的目的。

资助工作不仅要为学生提供物质保障、提升能力,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思想上脱贫,让资助成为学生自强的动力。一名学生如果能成长成才,一个家庭的命运就会改变。以资助促进学生发展,切断贫困代际传递,才是资助的本意所在。

当然,光是一个简单的刷卡数据显然不能完整的说明学生真实的经济状况。南理工统计出了各学院和专业的贫困学生名单,为了避免错漏,还将名单下发到辅导员手中,让辅导员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核对。学生是贫是富,辅导员肯定掌握得一清二楚。

“暖心饭卡”也曾经受到过质疑,南理工教育基金会是这样解释的,他们也调研过,学校门外的各种小餐馆,最便宜的炒面也要78元一份,哪怕外卖软件再优惠,学校食堂的菜肯定是最便宜的(有政府补贴)。真正家庭困难的孩子,绝大部分还是会到食堂就餐。为了防止出现“死宅”学生被“锁定”成为“贫困生”,教育基金会在制定政策时还多加了一条筛选要求,学生每个月至少得在食堂吃饭超过60顿。

会不会出现,有些人为套补贴故意少消费多刷卡的?肯定会有,但不会是大多数。任何一条规则都不可能无懈可击,这跟做公益是一个道理,重要的是爱的传递。

好事要办好,这样才能让孩子暂时卸下身上的重担,心无旁骛地投身到学习知识,拼搏未来当中去,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h/408405.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