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国为什么不治沙?美国专家说中国治沙弊大于利,这是真的吗?
中国,这片拥有五千年文明的古老土地,也曾遭受过荒漠化的严重困扰。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一直以坚定的决心和行动,向沙漠宣战,成功逆转了荒漠化的趋势。
据统计,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的荒漠化土地面积约为165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7.6%。这是一个相当惊人的数字,因为这意味着中国有六分之一的土地已经沦为荒漠。而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发展的压力加剧,荒漠化问题在上个世纪80年代达到了顶峰。
从80年代开始,我国政府开始大力推进荒漠化治理。通过一系列的生态工程,如退耕还林退耕还草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场抗击沙漠的持久战。
经过数十年的努力,我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据最新的卫星遥感数据显示,我国的荒漠化土地面积已经减少了6490多万亩,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数字。更值得一提的是,在治理荒漠化的过程中,我国不仅关注土地的恢复,还注重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此外,封禁保护沙化土地也是我们治理荒漠化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划定自然保护区设立生态红线等方式,我国保护了2658万亩的沙化土地免受人为破坏。这不仅是对自然的尊重,也是对未来的投资。
在过去的十年中,我国累计完成防沙治沙任务2.82亿亩,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成就,这意味着我们在改善生态环境防止沙漠蔓延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这成绩大了自然惹人眼红,美国专家否定我国的治沙成就,他们认为这是在破坏大自然的生态,沙漠也有沙漠存在的意义,把沙漠种上树这是在剥夺沙漠的自由!看看你的邻居蒙古国,他们就从来不治沙,这才是明智的选择。
事实真的如美国说的这样吗?蒙古国为什么不治理沙漠?
要搞清楚内在原因,首先要看看蒙古国的沙漠化是怎么来的。主要有两点,第一点是过度放牧,导致草原退化成沙漠。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牲畜业一直是蒙古国的支柱产业,蒙古国人口只有300多万,全国牲畜总量却有6730万头。
这些牲畜在草原上大多是散养,蒙古国政府缺乏科学的放牧管理,导致草原上的植被严重受损,土地逐渐失去了保护,最终演变成了沙漠。
第二点,蒙古国的气候条件也是沙漠化发展的重要因素。蒙古国地处内陆,气候干燥,降雨量少,这使得土地容易受到风蚀和水蚀的影响。当植被被破坏后,这些侵蚀作用会更加明显,进一步加速了沙漠化的进程。
除了过度放牧,近些年蒙古的矿业发展十分迅猛,2023年前8个月,蒙古铁矿石出口量为369万吨,比去年增长了37.6%。今年蒙古国还和美国政府签了合同,在未来10年,通过租借韩国港口向美国出口3000万吨稀土矿石。继过度放牧之后,蒙古国现在又有一个过度采矿的问题,草原进一步遭到破坏。
目前,我国北方的沙尘暴很多都是从外蒙那边刮过来的,蒙古人在意这些吗?他们压根就不在意,只要能赚到钱就可以。乌兰巴托聚集着蒙古国一半的人口,15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空旷得很,变成了沙漠蒙古国也无所谓,只要乌兰巴托周围是绿洲就行。
蒙古人不去治沙,主要是人口太少,人力资源不够。另外就是政府对地方的掌控力不足,不会制定长期计划。要知道,我国的植树造林从上个世纪50年代就被写入“一五计划”了。
蒙古的产业结构有很大问题,严重依赖牛羊肉出口和矿石出口。这与它的地理位置也有关系,被中俄夹在中间,很难发展商品经济。制造业就不用提了,几乎为零,这种情况下治沙等于动摇蒙古国的国本。
蒙古国老百姓也没有环保意识,冬天的时候喜欢在草原放火,牧民认为火烧过后来年牧草会更加茂盛,这从生态学角度来看其实是经不起推敲的。
蒙古国自有国情在,只是可惜了这块宝地,我们中国人只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就可以。美国说我们阻碍了沙子的自由,这纯粹是无稽之谈,中国人没有闲到要把塔克拉玛干沙漠全部种上树。
我们现在要做的是把已经沙漠化的土地恢复到原状,比如毛乌素沙漠,这块沙漠位于陕西甘肃内蒙交界处,原本是水草繁茂之地,年降水量在250mm~440mm左右,因为常年战乱加上过度放牧,唐朝时期就开始沙漠化。到了民国时,毛乌素沙漠已有4.4万多平方公里,这比海南省的陆地面积都大。
现在毛乌素沙漠的植被覆盖率已有93%,土壤也在不断改善。中国人治沙是讲科学的,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利是弊让自然来评判,他国无权指手画脚。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h/406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