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记者孙雯
这个周末,晓风书屋(体育场店)不打烊——从业30年整的书店大掌柜,想找和书友们一起,共度“晓风·十二时辰”。
2023年11月4日,晓风携手西湖区新闻出版局,邀来名家,为书友精心准备:书店的早茶、丹青画展、宋韵非遗、数位作家签售......
刘斌、赵丰、何盈、王旭烽、周华诚等30多位作家、学者,亮相十二大场景,助力全民阅读。
而对书友来说,不同时辰有不同的偶遇。
杭州韵味:品江南传统糕点
我们会邀请50位书店读者,免费品尝一顿书店里的早茶,开启阅读新一天。
杨先生是杭州本土知名的老底子品牌,起源于清光绪26年,守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小麻花传统制作技艺120年,以“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回归生活”为使命,始终致力于弘扬江南传统糕点,传递手作的温暖,代表城市的味道。杭州2022年亚运会官方指定糕点食品,非物质文化遗产,杭州特色糕点,传统工艺手工制作,新鲜健康少添加,日常零食好选择。
杨发伟先生出生在糕点世家,至今从艺35年,是非遗小麻花传统制作技艺第四代传承人,非遗领军人物候选人,杭州首座沉浸式糕点文化体验馆主理人,也是杨先生品牌创始人,他在不断的尝试中让非遗文化绽放时代的魅力。
仰止西湖:宋韵山水丹青展
西湖是一部活的文化史,叙写湖光山色、文人雅士、岁时风俗等。唐宋以来,杭州西湖形成一个开放的、具有巨大吸引力的文化地域,在中国文化史上形成了一道令人叹为观止的风景线。唐宋是中华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气象万千,影响深远。近代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曾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西湖作为南宋都城的灵魂所在,遍及书画,颇受笔墨青睐,不但由白居易、林逋、苏轼奠定了其高雅的文化品格,也有诸多画作传世,生动地展现了西湖的千姿百态。
池长庆、章耀、陈经、金心明、余久一、王犁、成军、张扬明、吴涧风、沈霆尧10位当代艺术家共同呈现了他们眼中的“西湖”,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带来他们对于“西湖”的思考之作。
11月4日,10位画家的作品将在弥陀寺公园内明远BOOK快闪一天,观展后在小红书发文并@杭州晓风书屋,获得点赞最多的三位将可得到一把参展画家的亲笔团扇(获赞截止时间为2023年11月12日23:59)。
宋韵清雅:赏宋人书法小品
宋人书法是中国书法史上公认的继晋唐之后又一座高峰,诸多书法大家的诞生让宋代书坛格外璀璨。其多以小幅作品形式,挥毫笔墨精到、布局章法精美。书体风格多元、个性鲜明、功底深厚、取法高古。
晓风与书友们的老朋友范老师,将用雅致的小幅作品致敬宋词。
晓风·新书签售会
到场嘉宾:
马黎
钱江晚报记者,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特聘研究员。长期深度报道浙江考古发现尤其是良渚考古10余年,良渚博物院展览《见证——良渚申遗之路》总策展人,纪录片《良渚》主要撰稿人,著有《一小铲和五千年——考古记者眼中的良渚》、《看见5000年——良渚王国记事》(获2020年度中国好书)、《考古浙江——万年背后的故事》。继《看见5000年——良渚王国记事》后,马黎潜心两年,又于今年上半年出版了具有突破性写作意义的《良渚词典》。
郭初阳
浙江杭州人,语文界新生代老师,专注于中小学语文教学领域。前十二年,他先后任教于普通中学和重点中学,曾获全国教学大赛冠军,赢得了业内“重新为语文立法”的美誉;后十五年,他以离开学校来接近教育,跟随经典、琢磨教案,一心教书,与孩子们一起走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出版有《言说抵抗沉默》《颠狂与谨守》《一个独立教师的语文之旅》《郭初阳的语文课》《这样读透一本书》等。
夏小暖
写作者、生活方式研究员,人像图书馆创始人,暗房电台播客主播。著有《再不出发就老了》、《就想开间自己的小店》、《青山荡漾》。
楮墨楮墨浙造:雕版印刷体验
南宋时,杭州成为国都,城市发展达到顶峰。杭州雕版印刷技艺在中国印刷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宋人叶梦得在《石林燕语》中说:“今天下印书,杭州为上”,足以说明彼时的杭州,雕刻和印刷的质量精良,已成为中国印刷业的中心。元、明、清直至民国,杭州雕版印刷一直盛行不衰。可考证的刻印铺数量至少有二三十家,大多集中在今南宋御街沿线。世界上众多文明古国中,唯有中国孕育出了印刷术,可以说雕版印刷技艺是中国对世界文明最伟大的贡献之一。
晓风将在未时邀请到了雕版印刷技艺传承者黄捷成开展雕版印刷体验活动,报名成功的读者可以在书店用传统的印刷技艺印制独属于自己的灯笼,并在现场进行组装。
(限10人需要预约报名)
宋韵雅扇:扇面重彩人物画
黑纸扇是王星记的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它的扇面采用临安于潜桑皮纸,诸暨高山柿漆,扇骨是来自云贵高原的棕竹制作的,整把扇子需经过大小86道工序精制而成。要把它放在烈日下晒,冷水中泡,沸水中煮,各经10多个小时,取出晾干,不折不裂,平整如初,仍是一把好扇。这种扇子,既可拂暑取凉,又可遮阳蔽雨,因而有“一把扇子半把伞”的美称。“在黑纸扇上绘制人物画一般采用民间重彩方法,扇面不同于纸面的绘画,更复杂,凹凸不平,折裥起伏,其纸面较毛糙,勾勒的线条容易粗细不匀,画黑纸扇还要注意露底和落粉,用笔根据扇面的折涧要有轻重缓急,就如同在瓦砾上跳舞一样。”
活动邀请了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王星记高级扇艺设计师俞备红为大家分享——其继承和发展了王星记传统人物的扇面画艺术,其作品也连获大奖。例如,其彩绘黑纸扇《西湖童乐图》获首届中国浙江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银奖,并被中国扇博物馆收藏,真金书画黑纸套扇《大乘波罗蜜(五把)》(合作)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优秀作品银奖等。
绿色江河:赴一场公益环保之行
在金风飒爽的秋天,赴一场公益环保之行。
青藏高原,可可西里,藏羚羊,反偷猎,环境保护,志愿者,30年……这一系列的词汇连在一起是一个让人心生敬畏的故事。青藏高原地区高寒缺氧,冬天无比漫长,常有沙尘暴、冰雹等恶劣天气,也是因为这里的生态环境极其脆弱,需要更多保护,一群来自天南海北的志愿者,三十年如一日在此开展环保工作,这就是民间公益机构“绿色江河”的故事。
绿色江河成立于1995年,旨在推动和组织江河流域地区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活动,提高全社会的环保意识与环境道德。自创立迄今,开展的项目有:可可西里藏羚羊保护、长江源冰川退缩监测、烟瘴挂峡谷生物多样性调查、青藏线垃圾清运及调查、斑头雁守护及种群数量调查……就像绿色江河创始人杨欣老师所说的:“环境保护是一条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射线。”数年来,志愿者们从未放弃使环境变得更美好的追求。我们也希望能获得更多朋友的关注和了解!
11月4日,晓风书屋有幸邀请到绿色江河的工作人员及志愿者来分享他们的故事。如果你对环境保护感兴趣,如果你对青藏高原感兴趣,如果你对志愿者感兴趣,或者你也喜欢有趣的人和事,我们期待在这个秋天与你见面!
李育青90后绿色江河工作人员
朱长风70后绿色江河志愿者
王铭80后绿色江河志愿者
任梦芸00后绿色江河志愿者
高山流水:先生们的书房
宋雪君,丰子恺外孙,丰子恺次女丰林先(后改名为丰宛音)之子。曾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副教授、校信息办主任。宋雪君先生是丰子恺的第三代传人,童年以及青少年时代一直生活在外公丰子恺先生身边,深受外公的影响,尽享天伦之乐。青年时代亲眼见到外公受尽迫害,却坚持信念完成师托,至今感受甚深。外公丰子恺离世后,受到丰一吟老师的鞭策与指导,开始学习丰子恺书画精髓,并长期从事丰子恺艺术研究。我们邀请宋老师到场为大家讲讲丰先生的故事,同时为幸运读者画“子恺小画”。
秉烛达旦:晓风夜半故事会
《围炉夜话》是清代王永彬的儒家通俗读物,与洪应明的《菜根谭》,陈继儒的《小窗幽记》共称为“处世三大奇书”。主要以安身立业为总话题,分别从修身,读书,安贫乐道,教子,勤俭等方面,揭示了“立德,立功,立言”皆以立业为本的深刻含义。王永彬虚拟了一个冬日拥着火炉,聊聊八卦,聊聊人生,与亲朋好友畅谈人生的温馨美好情境。
“秉烛达旦:晓风夜半故事会”以围炉夜话为背景,以书店为场景,邀请10位随机读者畅聊。晓风书屋体育场路店已经二十多岁,沉淀了无数有趣的读者,也有时间积淀出来的好书,在这浓浓的书香中,受邀观众可在书屋畅聊畅饮……
月音浮影:遇见相同的灵魂
见字如面,以信结友。在忙碌的日日夜夜里,一封充满了别人故事的书信能带给你前进的动力;一封充满与人共勉的话能让你充满无限的力量,奋勇上前;一封充满祝福话语的书信会让你驱散心中的黑暗,成为你冬日里心中的暖阳。
漂流信由线上线下两个环节共同开展,丑时为线上环节,读者们就可将文字或手写书信图片发送给“杭州晓风书屋”公众号的小编,并备注想要出现在哪本书中(建议选择大众阅读书籍,入门店内无指定书籍,将由工作人员放入同类目书中)。线下环节巳时开始,读者在书海中翻阅,可能获得一封漂流信(如要带走漂流信需手书一封留在书店哟),书内漂流信可能来自线上读者、晓风读者、店长等,还有机会寻获掌柜留信哟~
自出机杼:运营idea征集令
遇见很多读者,都有一个书店梦,那么就参与进来吧~
如果让你来运营27岁的晓风书屋,又会有着什么样的故事呢,快来发散一下吧~
近年来,“品牌年轻化”一直是热门话题,也是品牌必须要面对的市场命题。晓风作为一家传统书店,有着较多的忠实读者的积累,我们共同见证着彼此的成长,也见证了很多后起之秀。随着阅读形式的更迭,书店运营模式也发生了一定变化,如何让更多读者走进书店,并与之产生交互就是我们今天的话题。选择在夜猫子集中的寅时发布活动是想要大家充分调动灵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包括做梦的时候也可以,因为梦是灵感最大化的产物。
本次活动由晓风书屋在小红书发布征集令,寅时时开始,截止至11月12日寅时,参与者可将idea及个人联系信息私发给晓风书屋,idea如被采用可获得晓风饮品一个月畅饮,并可翻阅晓风的“陈年留言册”哟~被采用的小伙伴视个人情况均可深度参与想法的执行落地。
11月5日5:00-11月12日6:59
弥陀METOO:创意小画进行时
弥陀山上小勾留、钱塘灯火夕阳中,是钱塘一道著名人文景观。弥陀寺文化公园依山而建,创建于清光绪四年(1878年),至今已有140余年,清末民初,与云林禅寺、净慈禅寺、法喜禅寺并称为杭州四大名寺。1947年抗战结束的中国依旧风雨飘摇,决心教育救国的先贤们用闲置僧房做校舍,创办明远中学,成员有:丰子恺、潘天寿、马文车、董大本、曹聚仁、湖畔诗人汪静之、冯雪峰、湘湖师范30年代校长汪志青等,百年名校依旧竖立在西湖畔,“明远立人、求是创新”,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浙大附中(更名)”的教育者们。
以弥陀寺文化公园深厚的历史底蕴为起点,致力于城市更新,用文化和生活方式来活化城市存量资产。我们以“弥陀METOO”作为标语,与大家共享传统文化。“弥陀”两字,谐音“METOO”,意为“合”,一群智趣相投的人共同建设新公园文化,也有“我们很懂你”的意思。
本次活动由晓风书屋在小红书发布话题,卯时开始,截止至11月12日卯时,获得点赞最多的10位小伙伴可在2024年1月1日前到晓风·明远BOOK获得两杯3D打印咖啡。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h/405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