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作家写过这样一句话:
“所谓父母子女,只不过是一场渐行渐远的别离。”
当父母渐渐变老时,儿女们也长大成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立人生,永远不可能一辈子永远在一起。
不管自己有多爱儿女,也不要过分介入他们的生活,而是要保持亲密有间、疏远有度,合适的时候懂得放手,才是做父母最大的聪明。
尤其是当自己退休之后,记得将三样东西藏起来,不要让儿女发现,这不是不爱,而是远见。
1藏好自己的干涉欲
伯特·海灵格说:
“幸福的家庭,都有一个共同点:家里没有控制欲强的人。”
在一些家庭里,哪怕儿女已经成家立业了,对于父母来说依然会事无巨细的干涉,他们会认为这是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没有任何不妥。
其实,完全没有意识到儿女也是独立的个体,如果自己事事都想干涉对方,不但会给儿女带来巨大的束缚感,还会容易把事情搞砸,把自己与儿女的关系推向绝境。
儿女终究会有独立高飞的一天,如果自己总是带着操心的姿态过分介入到他们的生活,必定会打乱对方的生活节奏,非但不会帮上忙,还会越忙越乱、适得其反。
儿孙自有儿孙福,彼此更好的相处就是要保持适当距离,要藏好自己的干涉欲,不要事无巨细地过问。
不同的时代会造就不同的生活习惯,自己认为正确的,未必在儿女身上也是正确的,当自己过于干涉时,只会让彼此的矛盾加深,让自己越来越生气,让彼此的关系越来越坏。
2藏好自己的积蓄
前不久看了一则报道,让人唏嘘不已。
上海,82岁的程阿婆因为拆迁分了700多万,给了大儿子200多万,给了小儿子400多万,两个女儿各分了50多万。
但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钱分完之后,程阿婆最后无人赡养了。
原来,程阿婆起初在四个子女家中轮流养老,但是因为生活细节问题与子女产生矛盾,她就搬到了小儿子家住。
可是小儿子因为房屋被拍卖,背负了巨大的外债,自己没有能力负担母亲的养老和医疗费用。
问题来了。
大儿子和另外两个女儿对外表示,母亲长期私自补贴小儿子,现在让他们赡养老人,果断拒绝。
无奈,最后只能对簿公堂,经过调解,各个子女同意每个月给程阿婆800块养老费。
程阿婆对于当初把拆迁款全部给了子女们也是十分后悔,一言难尽。
父母爱子女往往出于本性,这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但是当自己退休之后,一定要藏好自己的积蓄,没必要、也不需要全部给了子女。
这不是不信任或者是不关心,而是给自己留下能够过上幸福晚年生活的保障,儿女们都有自己的困难,适当补贴一些可以,但是不要指望着全部都给了他们,然后以为晚年可以完全依靠儿女。
这是大错特错。
并不是儿女不孝顺,而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不管你有多爱儿女,首先也要爱自己,照顾好自己,同样也是对子女的一种关心。
3藏好自己的偏爱
著名心理治疗师苏珊说:
“明智、成熟的父母会考虑到家庭中每位成员的感受和需求。”
我们要清楚一件事,父母不偏不倚地对待每一个孩子,才是家庭和睦的根基。
曾经大火的电视剧《都挺好》中,苏家父母从小就偏爱孩子,一直都不喜欢家中的女孩苏明玉,而是一直宠爱着二儿子苏明成。
因为父母的偏心,让苏明玉长大之后依旧无法修复与父母的关系,也让他和哥哥们的关系剑拔弩张,彼此频频出现各种问题。
这样的原生家庭,对于孩子的影响绝对不是暂时的,而是需要用一辈子的时间来慢慢修复。
现实中,有些父母与儿女的关系一直很坏,哪怕等到自己退休了之后,依然没有任何改善,还会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大吵大闹。
这样的事情,屡见不鲜。
那些被偏爱的儿女,容易恃宠而骄,对父母产生依赖,哪怕自己成年了,依然离不开父母,甚至还会啃老。
那些不被父母疼爱的儿女,往往会因为一些小事心生怨言,导致子女之间争吵不断。
当自己选择了偏心时,不仅会给自己的晚年生活埋下痛苦的隐患,也给儿女们的相处造成了太多麻烦。
真正聪明的父母,都会从内心认识到“手心手背都是肉”,对于儿女都不会偏心对待,而是做到一视同仁,更会照顾到他们的感受,这才是最聪明的做法。
当自己退休了,会有很多的时间关注到家庭,尤其是儿女们身上,但是一定要相处有度、做事有分寸,才能给自己打造出一个幸福的晚年生活。
请记得,一定要藏好自己的干涉欲、积蓄与偏爱,不但不能处理好与儿女们的关系,还会让彼此的关系越来越坏,得不偿失。
真正聪明的人,都是站在长远的角度看待当下,更会处理好与儿女们的关系。
祝您幸福!
-END-
图片来源摄图网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h/400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