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听到一个新词儿:反向支教。
什么是“反向支教”?
顾名思义,就是乡村中小学教师到城市学校支教,并且不得不去,带有强制性。
我们都清楚,传统的支教是城市教师远赴农村学校支援教育工作。
然而如今却是农村教师被派往城市学校任职。
这种逆向支教现象,部分地区已在执行。
中小学教师“反向支教”来了!
在今年的7月底,江西省的丰城市发出了一份公告。
公告内容大致如下:
有110名农村小学教师公开被选调到城区的初中和幼儿园进行支教工作。
其中,初中支教的教师有85名,而幼儿园支教的教师则有25名。
支教时间为3年。
其实,这不是丰城市第一次从农村小学选调教师转岗到城区。
去年,丰城市更是直接从农村学校选调332名教师到城区学校“任教”。
其中,初中教师128名,小学教师161名,幼儿园教师10名。
除了江西省丰城市,山西省灵宝市也从农村学校选调70名教师,进入市区中小学任教。
还有不少网友纷纷现身说法:
“我们是县城学校,今年就有四个乡镇学校老师来支教。”
“我们这校长为了完成教体局给的定额反向支教指标,没放暑假就开始天天做老师工作,让主动报名去城区学校。”
“一刀切,45岁以下的农村教师都进城。”
如今,“反向支教”已形成了一种新的教育发展趋势。
这就是事实。
为什么会出现“反向支教”这种情况?
其实,“反向支教”的出现,并不是各地教育部门推出的'创新政策'所引发的,而是在当前教育发展的新形势面前,所采取的必要应对策略。
那么,具体原因何在?
首先,由于近年来我国出生率逐年下降,农村的学龄儿童数量减少,从而导致一部分农村学校学生数量下降,甚至出现学校关闭的现象。
一些农村教师面临着失去工作的风险,于是选择到城区支教。
其次,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乡村人员进城人数的增加,也是一方面原因。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城市的学校越来越需要教师,而从农村来的教师就能填补这个需求。
另一方面,随着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农村的孩子进城读书的现象也在增加,导致农村学校的学生更少。
最后,社会公平和教育公平的考虑也是农村教师进城支教的动因之一。
我国政府在推进教育公平的过程中,通过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指导农村教师到城区支教,以解决城市中的教育不平衡问题。
这既保障了农村教师的就业,又帮助城市学校解决教师紧缺的问题。
除此之外,人们教育观念的变化也影响了“反向支教”的产生。
传统上,人们总是认为城市的教育水平、教学方式和教育理念要优于农村。
但是,近年来,随着教育理念的深化和发展,人们开始认识到农村教师那种朴实无华,接地气的教育方式也具有优越之处。
他们注重因材施教,知识传授与人格培养并重,更能陶冶孩子们的完美人格,这种教育方式受到越来越多城市家长的喜欢。
所以,总结来看,出生率的逐年下降、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乡村人员进城人数的增加,加之政策引导,共同推动了“反向支教”的现象。
教师们对“反向支教”是什么态度?
一位小学教师朋友跟我讲了这样一件事:
前段时间,县教育局提出农村学校需推荐30岁左右的老师支援城市学校。
有的老师乐意接这个任务,因为他们的子女在城里学习,或者希望有更广阔的发展平台,但也有老师不情愿,他们更想在农村教学。
一位年轻老师,平时只负责教十几个孩子数学的她,而且没有做过班主任,被分配到城市学校后,却要教55个学生语文,并担任班主任的职务。
她倍感压力,甚至哭诉要求明年返回农村教学。
可见,对于“反向支教”,老师们各有看法。
支持“反向支教”,原因无非是:
这些老师更倾向于享受城市的便捷生活,乡村教师的少量补贴对他们的诱惑力并不大。
他们可能会选择完成在乡村学校的任教经历来追寻职业上的进步,即使这意味着需要付出较长的时间。
所以他们会把这看作是一次良好的交流和学习的机会。
他们可以在城区学校学习到新的教学方法,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对自身教学有着促进作用。
而对于那些不愿意到城区学校支教或任教的农村教师来说,原因很简单:
1.农村教师有专项补贴,每月近千元。
2.农村教师评职称时有“绿色通道”,优先条件会偏向于在农村学校任教的老师。
3.城区教师面临的工作量过大,而乡村教师则因学生减少而工作量过小。
写在最后:
总的来说,“反向支教”旨在实现教育公平,解决农村学校教师供过于求,而城市学校教师短缺的现状。
所以,对于正在逐渐被推广的“反向支教”这一现象,我们应给予关注和理解。
它可能成为未来教育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忽视教师们的疑惑和挑战。
同时,我们也应主动寻求和实践有效的教学策略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推动城乡教育的健康发展和教师队伍的稳定。
比如:可以加大对城市学校的教师招聘力度,直接把新晋教师送至城市学校任教。
这不仅可以减少乡村学校因为教师过多产生的压力,同时还可以填补城市学校的教师短缺问题。
这样的措施有助于推迟“反向支教”的现象,也使得教师专业职称的晋升之路更加顺畅。
同时,这也可以吸引更多的优秀青年教师走入教育行业,提升整个教育行业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为提高国家整体教育水平做出贡献。
更为关键的是,我们必须确保“反向支教”符合教育公平的原则,以便让所有学生,无论他们身在何处,都能获得优质的教育。
比如:可以加强教师培训和交流。
以提高教师培训质量和促进教师间交流为手段,全面增强乡村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为他们在城市学校担任教师提供更多机会,提升竞争力。
同时,建议制定相应政策,鼓励城市学校的教师到乡村学校交流教学经验,提升乡村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这种双向流动和交流的方式,将有效推动城乡教育共享资源,实现均衡发展。
最终,我们期待通过这个方式,可以做到城市与农村的教师资源得到互补,以助推城乡教育的公正性,以及确保每个孩子都可以接受到高质量的教育。
这样,才能实际实现教育的全面提升和社会持续性的进步。
话题讨论:对于“反向支教”,您有什么看法及建议呢?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h/400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