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网红之窗

新四军中走出来的将帅(385)——彭明治中将

彭明治将军

彭明治将军,原名彭明径,号课农。1905年4月6日出生于湖南省常宁县瑶塘乡青市村一户农民家庭。祖籍江西省泰和县,祖上有人到湖南常宁做官,便举家迁往湖南,辗转搬到青市村定居。彭家传到彭明治的父彭大鸿时,家境已衰落,只剩薄地3亩、陋房3间,靠边务农边给地主当帮工维持生活。1914年起,彭明治入本村萧家祠堂读私塾,接受蒙馆5年、经馆3年教育。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在长沙况泽中学读书的同乡萧礼樽经常回乡,向彭明治介绍新学堂情况,并将《共产党宣言》、《湘江评论》和《新青年》等书刊借给他阅读,使他初步接受了革命思想。1922年常宁水口山铅锌矿的工人大罢工,对彭明治萌生新的追求,树立革命理想起了极重要的引导作用。

彭明治在红军时期

1924年,彭明治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军事教导队学习。1925年10月,在教导第二团教导大队参加讨伐陈炯明的第二次东征中,彭明治因作战勇敢,表现突出,在汕头经连党代表谢宣渠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5月,经谢宣渠推荐,由周恩来签署意见派彭明治到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叶挺独立团,任独立团二营四连见习排长,参加北伐战争。8月中旬平江战斗中,与兄弟部队一起攻占平江城,下旬,彭明治率全排随独立团日夜兼程强行军80余公里,抢先占领粤汉铁路(广州至武昌)之中伙铺车站,截获守军一个团,切断粤汉铁路,为进攻湖北汀泗桥创造了有利条件。参加了独立团攻打汀泗桥、贺胜桥战斗。10月10日,在北伐军对武昌发起总攻时,彭明治率全排由通湘门入城,随独立团攻占筑有炮台和环形工事的制高点蛇山,北伐军占领武昌城。1927年1月,叶挺独立团改编为第四军第二十五师七十三团,任第七十三团一营二连代连长。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后的第二天,第二十五师主力到达南昌,编入起义军第十一军,彭明治任第七十三团二连连长。到达广东地区后,随第二十五军留守三河坝,在与国民党军一万余人激战中,二连官兵大部牺牲,彭明治左腿重伤昏迷,待醒来后部队已撤离。遂与党组织失去联系,寄居于当地老百姓家养伤,于1928年1月随本县商人返回家乡常宁。后到广东北部石坪寻找朱德部队未果,入国民党军第五十二军第三团四连当兵,待机寻找中共组织。

1939年时的彭明治

1930年8月下旬,红一方面军进行第二次长沙战役,彭明治乘在长沙郊区跳马杆镇前哨警戒时,带本班9人起义投入红三军。同年冬,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任红三军直属队警卫连班长、排长、连长,参加中央苏区第一、第二次反“围剿”作战。1931年6月,彭明治任红七军第三师教导队队长,负责教导队训练工作。9月,任红三军第七师十九团副团长。1932年7月,彭明治协助团长彭雄和政委符竹挺指挥第十九团参加南雄、水口战役,战斗最激烈时,他挥舞大刀和手枪同粤军进行面对面拼杀,浑身血迹斑斑,经反复拼杀终于打退粤军进攻。8月中旬,彭明治参加宜黄、乐安战役负伤,伤好后任红一军团第七师二十四团副团长,第九师侦察参谋。1933年2月,参加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作战,3月任第九师二十六团团长,6月任第一师第三团参谋长。

1934年10月,彭明治随中央红军参加长征。1935年9月上旬,中共中央率红一方面军(由中央红军改称)第一军、第三军到达哈达铺后,第一、第三军改编为红军陕甘支队,彭明治任第一纵队二大队参谋长。11月初,陕甘支队恢复红一方面军称号,彭明治任红一军团一团副团长,参加直罗镇战役。不久,入西北抗日红军大学二科学习。西安事变后,彭明治任红一军第一师参谋长。1937年春,入抗大第二期学习。

1941年4月7日,彭明治在第七旅全体指战员大会上作战斗总结。

全民族抗日战争爆发后,彭明治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三四三旅六八五团参谋长。9月5日平型关战斗中,在第六八五团一营攻击日军停车场时,彭明治和副团长陈正湘观察到老爷庙以东和停车场以西有两股日军妄图抢占1368高地。若日军占领高地,则能以火力控制老爷岭、关沟地域,第一一五师指挥所也在其射程之内。情况紧急,他们立即命令二营火速前进,抢占了该高地,击退了日军后,再由西南向东北老爷庙进攻,配合第六八八团夺占了老爷庙。经数小时激战,第六八五团夺取关沟以北高地,与第六八六团、第六八七团一起歼灭辛庄、关沟、老爷庙、小寨一线日军。此役参战部队歼日军1000余人,缴获一批军用物资,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神话,打出了中华民族志气。战后,彭明治协助团长杨得志率部赶往娘子关参战,11月初协同第六八六团在平定县要镇广阳以东狭沟地域,伏击日军第二十师团一部及辎重部队,毙伤日军1000余人,缴获骡马700余匹、长短枪300支及大批军需物资。

1938年3月16日,彭明治指挥三营在大宁以东罗曲附近设伏,歼灭日军第二十师团辎重部队200余人,缴获骡马250多匹、长短枪150多支。7月,彭明治任第六八五团团长。8月进入晋中平原和介休地区,在旅统一指挥下,率部配合第六八六团和补充团等部队,三战三捷,毙伤日伪军1200余人,给西犯黄河的日军以沉重打击,配合陕甘宁边防部队保卫了黄河防线。

新四军第三师部分领导合影。左起:彭明治、吴信泉、杨光池、刘震、吴文玉、洪学智、李一氓。

1938年11月初,八路军总部命令第六八五团改称八路军苏鲁豫支队,彭明治任支队长。12月10日,奉命率苏鲁豫支队2700余人从山西屯留出发,开往山东微山湖以西地区抗日游击战争,开辟苏鲁边抗日根据地。到达湖西后,首战驻丰县崔庄、韩庄一带伪苏北“剿共救国军”第一军第一师,歼伪军800余人,并毙伤由丰县县城来援日军60多人。接着,将山东挺进支队在陇海路北的8个大队编为苏鲁豫第四大队,萧县耿蕴斋部800余人编为第七大队,孙象涵部500余人编为第五大队,派人策动沛县城内苏北“剿共救国军”第一支队1700余人起义,改编为苏鲁豫支队独立大队。不到3个月,苏鲁豫支队发展成5000人的劲旅。6月,苏鲁豫支队扩编为旅级。彭明治率部进入苏鲁豫地区一年中,与日军进行大小战斗76次,毙伤日伪军1.18万余人,开辟了6万多平方公里抗日根据地,使苏鲁豫战局发生重大变化。

1940年5月底,彭明治奉彭德怀命令率第三大队、湖西大队进入皖东北地区,进而进入淮海地区,打开苏北抗战局面。8月,苏鲁豫支队改编为八路军第五纵队第一支队,彭明治任支队长兼苏皖军政委员会委员。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第一支队改编为新四军第三师第七旅,彭明治任旅长。率部作为军部的机动部队,转战苏北、淮北、淮南等地,作战1500余次,击毙日伪军5000余人,被陈毅军长称为“华中主力的主力,党指到哪里,就是哪里的钢铁部队”。

彭明治(左起五)和聂荣臻(二)、程子华(四)、黄志勇(七)、刘道生(一)等在东北第二兵团指挥部。

抗日战争胜利后,彭明治于10月3日率全旅7000余人,随黄克诚在第三师编成内挺进东北,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三师七旅旅长。1946年2月中旬,奉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林彪命令,以彭明治为正梁兴初为副,指挥了后来被称为“东北民主联军在东北战场的首次歼灭战”、“我军在东北战场上的首次亮相”的秀水河子战斗。当时,国民党军以优势兵力分三路沿北宁铁路向沈阳东北民主联军进犯,其中北路军兵力共计4个营,约1800余人进犯秀水河子。彭明治在亲自察看地形后,作出了战斗部署。13日下午外围战斗打响后,为迷惑国民党军,使其守军判断失误,来不及调整部署,提议担任主攻的第七旅十九团晚于助攻部队20分钟再发起进攻,得到东总前指批准。我军发起总攻后,炮击秀水河子东南小高地和秀水河子以北高地,国民党军凭借其美械火力优势,对我进行炮火压制,企图阻拦部队前进。由于我军动作迅速,攻击勇猛,很快就接近敌人。当晚9时,当国民党军调来增援部队时,彭明治立即派人拖住援军,同时命令各攻击部队快速攻击,争取在14日拂晓前全部歼敌。战斗持续约2小时后,国民党军防线被我军突破,歼敌大部后,除留一部分兵力肃清残敌外,主力继续向公路以北敌军攻击。敌我双方争夺十分激烈,枪声炮声震耳欲聋,秀水河子村内硝烟弥漫,如同一片火海。战至午夜,林彪在10公里外的临时指挥所下令背靠后方、面向国民党军的第一师撤退,此时第七旅正腹背受敌,彭明治根据战斗进展情况认为第一师不能撤退,即命令第一师继续向守军快攻,同时命令打援部队不惜一切代价阻击北援的国民党军。至14日晨,战斗结束,共歼灭国民党军第八十九师4个营1600余人,缴获各种火炮38门、机枪100挺、步枪800余支、汽车32辆。此战不仅打击了国民党军疯狂气焰,而且鼓舞了我军士气,增强了战胜国民党军的信心。战后,当彭明治向林彪汇报为什么没有执行撤退命令时,林彪说:“应当这样!”

四五月间,彭明治率部参加四平保卫战。此战是彭明治经历的残酷战斗之一。在战场形势不利,部队人员伤亡过多,东总命各参战部队撤离阵地时,彭明治指挥第七旅在四平东南高地完成掩护撤退任务后,最后撤出阵地。战后第七旅在总结报告中写道:“这一仗打得甚为激烈!包括兄弟部队在内共计8000人伤亡,我们旅就有4000人,尤其第十九团第三、第五、第六连几乎与敌拼光!”与该旅并肩作战的第七纵队司令员万毅称赞说:“第七旅临危不乱,指挥镇定、官兵团结、艰苦奋斗的精神,充分体现了红军老部队的作风。”

1950年6月,彭明治任驻波兰大使期间留影。

因长期战争环境影响,彭明治身体瘦弱,并患严重的肺结核,在四平保卫战中多次吐血,由战士用担架抬着到各要点指挥作战。战斗结束后先后被送到佳木斯、昂昂溪治疗,日本籍军医诊治后断言他“活不过3个月”。然而,彭明治以顽强的毅力与病魔作抗争。1947年9月,彭明治任冀察热辽军区前方指挥所副司令员(未到职)。1948年9月,任东北野战军第二兵团副司令员。1949年3月,任第四野战军十三兵团第二副司令员兼参谋长。4月,彭明治协助司令员程子华率部进军中南。参与指挥宜沙战役后,程子华奉命调离,兵团其他领导未到任,由其带病主持兵团工作,从湖北、湖南直到广西,指挥部队参加衡宝战役、解放广西战役。

新中国成立后,彭明治任广西军区副司令员。1950年春节,奉命赴京参加驻外大使培训。6月28日,被政务院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任驻波兰大使。毛泽东、周恩来专门接见彭明治和耿飚等大使,毛泽东说:“你们中间有好几位是参谋长,参谋长擅长调查研究”“做外交工作也同打仗一样,要了解驻在国的风土人情和各种情况,才能做好工作。”任职期间,彭明治致力于发展中波友好合作关系,为中波友好关系发展进行不懈努力,和波兰政界、外交界建立了广泛联系,被称为“文质彬彬的将军大使”。

1991年6月,彭明治(左)与陈士榘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老干部座谈会上交谈。

因身体原因不能适应外交场合冷餐和冷饮,经中央同意,彭明治于1952年4月回国任职。6月,任河北军区司令员。1957年8月,任解放军武装力量监察部副部长。1958年8月庐山会议后,有人诬陷黄克诚在战争年代贪污黄金,当找到彭明治调查时,他明确表示:“过去的事情我不了解,有没有问题组织上可以调查,我不能落井下石。”

1955年,彭明治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和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是中共第十三、第十四大特邀代表,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全国政协第二、第三届委员。

1962年,彭明治和夫人段琼玫与小儿子彭小明、小女儿彭幼明合影。

1960年11月,彭明治离职休养。1981年7月,中央军委批准彭明治享受大军区正职待遇。

1993年5月10日,彭明治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h/399485.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