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脑卒中
老百姓通常都叫它脑中风。
据统计
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约180万人,
也就是说
每12秒就有1人发生卒中
每21秒就有1人死于卒中
听到这样个数据的时候我同你一样震惊!!!
可什么是脑卒中呢?
虽然身边不少听到某某某卒中,但是依旧没有搞清楚卒中是什么意思。
卒中,突出的就是“猝”,就是很突然的意思。脑卒中就是脑血管突然“中”了病。
脑卒中通常分为缺血型脑卒中(脑梗死、脑血栓形成、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出血型脑卒中(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总而言之就是脑血管突然就出了问题。
因为脑卒中具有:
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经济负担等。
所以脑卒中被认为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一旦发生对患者自身以及家庭来说都是非常沉重的打击。
那么更为突出的问题就浮现了,防范脑卒中的发生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如何避免脑梗发生呢?
在之前已经说了不少,主要就是保护我们的血管,这个很关键。其次就是避免各种诱发诱发脑卒中发生。
其中包括:控制好我们心脑血管基础疾病(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更要注意避免肥胖、熬夜、过度疲劳、抽烟喝酒、缺乏运动、饮食不规律、不健康等等。
虽然我们防范得很好,但是免不了百密一疏,更何况一些人根本没有认真的防范,所以才导致其频频发生。
到了一步最为重要的反倒是及时处置,把控好黄金时间。
卒中急救,刻不容缓,黄金时间也就4.5小时。
所谓“黄金时间”,其实是指从发病到接受再灌注治疗的时间,一般要求在4.5~6小时之内。
大概意思就是“脑卒中”就是供应大脑组织的血液突然出了问题中断供应了,越早治疗把血液供应上,那么大脑组织就不容易因为缺血而死亡,有点是水稻缺水一样的道理。时间一长就算在灌注上脑组织已经死亡了,再灌注也没有意义了。
所以才会强调“黄金时间”,因为这个越快越好,晚了就希望渺茫。
这点在医院也有体现,绝大多数医院都会有显眼的标识“卒中中心”,就是为了给这类患者节约时间。
但是,很多人送医院不及时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不了解脑卒中早期的症状,以至于错过了“黄金时间”。
所以一定要知道脑梗的信号!!!
特别是在睡觉的时候:
如果发现半边手脚发麻,没办法控制平衡,肌肉没有力量;
——这可能是脑梗发生的信号;
如果突然出现流口水,而且感觉说话不太利索,面部有点僵硬,可能是因为脑部神经受损影响功能,如果本来就有三高
——这可能是脑梗发生的信号;
如果突然出现单眼或者双眼发黑,看不到东西,有可能是因为动脉堵塞,供血不足导致视网膜缺血,虽然能够在十几秒内复明,但是
——这可能是脑梗塞发生的信号,风险极高;
如果突然出现头晕头痛,并且有三高病史,可能是因为脑梗死引起脑部缺血,导致脑组织损伤和神经细胞死亡,同时释放化学物质,如乳酸和炎性介质,刺激脑膜和血管,而引起的头痛,甚至还可能影响掉视觉和前庭系统而造成头晕、恶心、甚至呕吐。
——这可能是脑梗塞发生的信号;
如果频繁打哈欠,可能意味着大脑血流减缓或供血不足,导致缺氧,虽然打哈欠是一种人体生理本能,可以使我们肺部得到扩张,从而改善脑部缺氧状态,是我们大脑缺氧时候一种条件反射,但是如果频繁打哈欠就要小心
——这可能是脑梗塞发生的信号。
当然预防也不可少
虽然今天说的是睡前出现这些症状的要当心这些可能是脑梗塞发生的信号,但是脑卒中发生最危险的时段其实是早晨6~9时,也就是我们起床的时候。
主要是因为晨起体内水分缺乏,因为睡着了我们呼吸、出汗等水分流失得多,又不能及时喝水补充,致使血液浓缩,黏滞性增强,人体心率减慢,血液中易形成血栓,血栓随血流嵌顿在脑血管中,便发生脑血栓,另外对老年人来说血管弹性本来就比较差,在晨起缺水的情况下,容易发生血栓。
所以在这里提醒各位,睡前应该适当少量喝水(太多容易起夜),床边放水,半夜醒来及时补充水分。
而且还有相关的专家建议老年人,早上醒来后不要着急发生就起床,最好能懒床5分钟,然后再起来,饮水一杯,这样能有效改善血液循环,预防血栓的形成。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h/397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