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长时间里,环保问题一直沦为了西方在政治上和经济上,钳制第三世界国家发展上限的一种手段。而为了更全面的进行控制,甚至不惜制造“人造神”为标准。此前瑞典号称能肉眼看到二氧化碳的“环保少女”格蕾塔·通贝里就是其中之一。然而,时隔多年,西方却赫然发现,自己的宣传工具,正在失控。
综合目前的国际互联网上的一些动态来看,在巴以冲突爆发10多天之后,20岁的瑞典“环保少女”在多个社交媒体上公开声援巴勒斯坦,并呼吁“和加沙站在一起”。还和德国亲巴勒斯坦组织“巴勒斯坦之声”进行合作,曝光加沙地区正在发生的“种族灭绝”。甚至在动员自己的拥趸们,再制造一次游行和罢课,作为对巴勒斯坦和加沙的声援。这个事情,可以说让整个欧洲舆论震动。
事实上,在轰炸加沙医院的事情被抖出来在会后,犹太集团一直在国际上“捕杀”了曝光加沙真相的账号、媒体和个人。甚至一些大型国际媒体在曝光加沙情况之后,就会受到政治压力和现实威胁,开除那些曝光真相的记者。相当于是在国际社会制造“白色恐怖”,达到控制舆论的效果。目前来说,也就中国这边好一些,犹太资本控制力度很弱,顶多是养了一点“狗”在网上叫,安排一些水军刷评论。而不是安排人直接在现实里动手。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真的算是制度优势了。
与之相对的,这个本身就是由西方利益集团制造出来的“人造神”,却顶着“白色恐怖”,在西方舆论场支持巴勒斯坦,的确是让很多欧洲舆论深感震惊。
这里面最显眼的,就是时间问题。也就是说,在巴以冲突都爆发了10多天之后的情况,格蕾塔跑出来“声援加沙”,是经过了利弊的权衡,而不是基于道义和正义感。这就涉及到了2方面的“利”,一个是自身的,一个是瑞典的。
作为网红,“刷存在感”保持热度是肯定的。而如今“环保话题”已经触及到了西方的利益。“环保少女”已经没有价值了。所以不得不在巴以问题上发声,维持自己的人设,抬高身价。而另一个问题,则是瑞典对于以色列的态度,这背后必定有瑞典本土势力的影响。这个涉及到了70年前的往事了。
在二战时期,瑞典福尔克·贝纳多特伯爵,曾经从德国手里拯救了数万平民,这其中就包括了6000余犹太人。也因为救了很多犹太人的事迹,当时很多人觉得凭借着“旧情”,以色列多少卖个面子,贝纳多特伯爵因此被任命为联合国巴以问题调解员。结果在1948年,因为保持中立,并没有偏袒以色列,就遭到了当时犹太复国主义者的报复,当街被连开6枪杀死。这个事情在瑞典引发了巨大愤怒。这也导致这么多年过去了,瑞典和以色列的关系都非常恶劣。格蕾塔替巴勒斯坦说话,反对以色列,未尝没有在本土制造影响力的心思。甚至可能作为其进入政坛的台阶。
当然,从这里其实也能看出来,随着西方整体国力的下滑,以往的舆论霸权,也在摇摇欲坠。一手炮制的宣传工具,也不是完全的控制力,甚至在关键时刻,都可能出现反噬。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h/396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