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网红之窗

“第一大杀手”脑卒中,常用抗血小板药,吲哚布芬榜上有名(二)

众所周知,脑卒中在我国发病逐渐呈现年轻化,同样也是是我国成人致死、致残的首要原因。抗血小板药物通过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奠定了在卒中防治中的基石地位。那么,临床上,脑卒中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有哪些?

一、吲哚布芬

吲哚布芬是 COX-1的可逆性抑制剂,使血栓素 B2生成减少,而该物质是血小板聚集的强效激活剂。

与阿司匹林想比,该药物对前列腺素抑制率较低,出血风险相对较小,胃肠道反应较小、出血风险较低,可考虑作为出血及胃溃疡风险高等阿司匹林不耐受患者的替代治疗。

使用时,每天服用两次,每次剂量为 100~200 mg,老年人及肾功能不全者减半使用。

该药物整体安全性良好,最常见的副作用为胃肠道副作用,出血风险增加,如齿龈出血及鼻出血等。

二、替格瑞洛

该药物作用机制与氯吡格雷相同,是一种新型 P2Y12 受体拮抗剂。与氯吡格雷不同的是,该药物不是前体药,不需要经肝脏的代谢激活。

使用方法上,该药物负荷剂量 为180 mg,维持剂量 90 mg/次,每日 2 次。

依据该药物说明书,替格瑞洛的最常见的副作用包括呼吸困难、心动过缓、血清肌酐和尿酸水平升高等。

三、双嘧达莫

该药物通过抑制磷酸二酯酶的活性,使 cAMP 浓度上升,进而发挥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临床上常用于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依据该药物说明书,双嘧达莫一天服用三次,每次25 ~ 50mg,餐前1h服用。

该药物最常见的副作用轻而短暂,长期服用最初的副作用有头晕,头痛,呕吐,腹泻,脸红皮疹和瘙痒。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h/395817.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