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辛集来,都知道有个新垒头,可是还有个旧垒头,你知道吗?这个村子里还有好多故事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说说吧。
村委会
首先,你知道旧垒头是怎么来的吗?据书上说,这里在唐朝就有村庄了。名叫唐尹镇。后来改为唐尹店。
那怎么又有了垒头了呢?这得从明朝说起。那个时候,这里常遭遇滹沱河水患。为了抵御洪水,人们就在村南垒起了土丘作为堤坝,取名老龙头。
村子东口
于是就有垒头的村名。在明万历年间,村里建了一座三官庙,钟文上写的就是“保定府祁州束鹿县鸣琴乡旧垒头”。说明至少从万历年间就有了旧垒头和新垒头了。
旧垒头是一个有故事的村庄。
在清朝年间,有一个年轻的女子,
丈夫叫冯开文。她22岁上丈夫就没了。然后她就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婆婆年岁大了,她就依靠做些针线活,养家糊口,赡养老人。
牌坊超市
她活到了70岁。后来乾隆皇帝下圣旨给她立了贞节牌坊,来表彰她的忠孝之心。一直到现在,那些牌坊的构件还在呢。
我们到旧垒头,碰巧见到了她的后人。父子两人。儿子开了个小卖部,就叫牌坊超市。他父亲说起牌坊来,津津乐道。
牌坊构件
那曾经是两个大牌坊,他家的大门在中间。只是后来牌坊就拆毁了。直到现在,他家西墙根底下还有长条石呢,字迹清晰。“千秋铁性”“圣旨”等。而还有两个石狮子,压在了他家北屋底下呢。
刻字的条石
人间有大爱。冯夫人讲的忠贞孝义,而
冯伯高传的是乐善好施。
冯伯高每年冬天都要给穷人施粥3个月,皮袄30件,一直坚持了20年,直到他去世。
《束鹿县志》
街头那块公益碑
这是放在街北边的一块公益碑,离牌坊超市不远的地方。虽然字迹不太清楚了。但公益两个字感觉好大。
公益碑头
我们依稀记得上次来的时候,还认过那碑文。也是一个乐善好施,热心公益的故事。
公益碑
有的人用行动表现仁爱,有的人坚持信仰,给人们祈祷幸福。
这个村里有一座东岳天仙庙。供奉碧霞元君,有护国庇民,普遍救济,保生送子之职能。
不知道什么时候创建的。只知道
明朝宣德年间唐恭让,弘治年间刘珣,王*等,正德四年冯聪,万历二十三年冯香等,万历三十九年冯应聘同儿子举人冯遇等重修。清朝康熙二年刘之杰等相继重修。
虽然庙已经不在,但旧垒头的精神依然。
旧垒头街边石头
转眼到了抗战时期,旧垒头人民奋起自卫。
其中就有刘永福。他父亲去世早,与母亲相依为命,母亲做些针线活,而他长大些之后,给人家打长工。
后来他做起了卖货郎,走街串巷,卖些针线文具。再到后来他认识了西良马的刘泽如,并走上了革命道路。参加了抗日自卫军,他作战勇敢,多次立功。
刘永福
后来,他被党分配到地方,回到旧垒头。他斗地主,除汉奸。在一次战斗中,被敌人包围。以身殉国。
他留给后人的话是,“共产党人头可断,血可流,誓死不交枪,誓死不投降,决不当亡国奴!”
烈士陵园石碑
其实抗日的功劳簿上又何止刘永福呢?刘东泽也是旧垒头人民的好儿子,伟大的抗日英雄。
旧垒头不会忘记你们,全辛集全中国的人民都会永远把你们记在心里。
这就是旧垒头,当我感慨于新垒头村的辉煌时,没想到在他五里远的西边,妍园路往西走,还藏着一个这么古老而淳朴又慷慨的小村庄。
旧垒头第一村务中心
虽然他又分为四个小村,但依然是感觉藏一个角落,不大。不过,我现在还猛得感觉它的厚重与崇高。厚重的是故事与历史,崇高的人民大爱与气节。
向旧垒头村人民致敬!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h/395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