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大鱼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乌合之众这本书里,诞生了很多金句。
“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倍感安全的归属感。”
“大众没有辨别能力,因而无法判断事情的真伪,许多经不起推敲的观点,都能轻而易举地得到普遍赞同。”
里面提到的每一句,都极为经典。
群体性盲从,在各行各业都有存在,也包括茶叶圈子。
正因为大众容易盲从,从早些年的大师全手工制茶,销量还能遥遥领先。
再到前不久刚东窗事发的某音茶赛道自称“头部”的女主播,从八道火肉桂,再到便宜的古树普洱小青柑。
这些产品本身,不需要一个人多懂茶,只要稍微转念细思,不难看清楚真相。
比如说,只卖大师手工茶。
但单凭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师傅一己之力,哪怕全年不眠不休,不吃不喝,时刻都摇茶与炒茶,产量也达不到销售金榜的万分之一。
又比如,八道火肉桂。
焙
岩茶焙火仅需焙到位,盲目反复多次焙茶,且不说费时费力,将好端端的岩茶焙成焦炭,哪里还能继续喝?
前两天有位新粉丝在私信里和我们聊天。
“我不大懂茶,最近几年在直播间买了很多次茶,十有八九都是坑,请问直播间里面卖的茶,还能不能买?”
卖茶带货的直播间,不能全盘否定。
新手在下单买茶时,如果担心自己被骗。
建议别受那些水军影响,轻易盲从。
只要保持独立思考,避开那些“常识坑”,没人能轻易骗到你。
《2》
一、别轻易相信“假助农”。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到,大凉山多位百万网红虚假助农的新闻?
各种摆拍卖惨,通过剧情编排,骗取流量。
假助农,真带货。
这种虚伪的假慈善,从一开始就是骗局!
在茶圈,类似套路也有不少,茶友们在买茶时多擦亮双眼。
话说,这种卖惨摆拍的“助农”到底是怎么运转的?
第一步,找演员。
皮肤要黑一点,穿着简陋寒酸一些,最好五官长相看起来还要苦相点,满脸皱纹,说话带口音。
第二步,编台词。
“我是武夷山茶叶村88号茶农XX,身后都是我家茶山,我家的茶都是不施肥打药的,纯天然无公害,作为村里人,我不会说漂亮话,但我想告诉大家,别再花高价买茶叶了,在我们原产地,茶叶真的不贵,一罐一斤重的大红袍,再送你水仙和肉桂,才只要这个价……”
第三步,各处摆拍。
在各大山场标志前,演员进入状态,背熟台词后,录下一段半分钟左右的口播。
第四步,全网宣发。
除了发视频,还可以做成录屏直播。
总之,只要卖惨到位,光是凭借屏幕面前的好心茶客,就能有源源不断的生意!
《3》
二、超低价茶叶不要买。
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不论放到哪都行得通。
当你花99块包邮的“骨折价”,买四、五十年一公斤的古树普洱。
乍一看是自己占了便宜,都已经这么便宜了,还能要求什么。
殊不知,对方实际发来的货,不仅非古树,非春茶,非名山,甚至连好一点的秋茶都算不上。
只是随便割下来的夏茶边角料,胡乱粗制一番,就打包发货出去。
真实价位,估计批发价只要十几、二十块一公斤。
能卖到99块包邮的价位,利润早已翻倍。
当你用了79元买半斤的“最低折扣”,买到号称原价790的西湖明前龙井。
表面上是自己得了便宜,但背后的水很深。
因为你实际收到货的,只能是最低档的普通扁平绿茶。
非西湖产区,非龙井绿茶适制树种;
非明前茶,非手工炒制。
而仅仅是外地机采切下来的夏茶嫰梢,大规模制成的扁平茶。
按正常批发销售,销往棋牌室、低档餐饮充当免费茶水,每斤只要小几十块绰绰有余。
换了包装,换了名号后,放到直播间能卖上79块半斤。
背后赚来的差价,可想而知!
为了看清背后真相,大家在买茶时不要觉得,茶叶只要买便宜的自己就不会吃亏,认准品质才是关键。
《4》
三、别信那些疯狂大减价的高端名茶。
很多新手在买茶时,容易跟风。
表现为,什么茶出名就买什么。
越是听起来名头响当当的高端好茶,自己越想尝试。
但是,听到XXX家牛栏坑肉桂,要卖四、五百一泡时,满脸不可思议。
“这是镶了金子吗?这么贵!算了,我再去别家看看。”
转头就走到网上卖茶的直播间留言。
“主播,你家有没有牛栏坑肉桂卖?”
有客上门,那些专门卖假茶的直播间,哪怕自己手上毫无名茶资源,现场编故事也要凭空编出来。
“有的有的,牛栏坑肉桂,正岩百年老丛水仙,母树大红袍,你想要的统统都有。”
“为了感谢‘家人们’的支持,只要大家点菜,我们就到原产地给粉丝们找货,保证都是全网最低价的源头好货……”
此话一出,带货营造气氛已经推向高潮。
仅需临门一脚,再加上几句“最后两份卖完就没了”、“太实惠了,我喝过他家的特别好喝”、“太优惠了,这是本场最大福利啊”……
在众多撺掇下,一旦跟风盲从,就会买到各式印着名山头古树普洱、正岩核心肉桂、桐木金骏眉、福鼎高山银针标签,但实则清一色假冒伪劣的烂茶!
茶圈内出了名的好茶,作为稀有资源,产量少,品质好,价格不会便宜。
如果想要又有名气、有面子,价格还要低。
此事两难全,买到假货的概率几乎等同于100%。
《5》
四、现场直播砍价给粉丝“找福利”的剧情不要信。
这种现场直播砍价的戏码,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遇到过?
主播A,前面就是我们找到了核心产地茶农大姐,她家手上还有几十箱20年陈的老白茶饼,我们进去看看。
“哇哇哇,这些茶饼的品相太高了。”
“刚打开的时候,药香、枣香特别浓,太香了,真香。”
“给大家看一下汤色啊,20年陈老白茶,汤色红浓,真好喝!”
“大姐,你家这款茶要价多少?”
饰演茶农的演员,先是按照剧本,报了一个接近千元的价位。
主播赶紧砍价,经过一来一回,直播砍价到小三位数的补贴优惠价。
再然后,1、2、3,上链接,赶紧疯抢……
被这种剧情深深吸引的人,很容易成为局中人。
殊不知,在这背后只是一场戏。
而真正花出真金白银买茶交学费的人,是自己!
《6》
直播间卖假茶、劣茶的套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但茶友们只要看清背后的运转逻辑,大可以不变应万变。
从多年观察的经验看,很多故事浮夸的卖茶故事背后,基本都是骗局。
茶友们在网上买茶时,为了少被骗,千万别要随便听故事。
要量力而行,别随便买那些古董级别的高龄老茶,或者是绝世稀缺好茶。
同时,也要提前了解售后方式。
万一对方奔着一锤子买卖生意来的,成交之后,不退不换。
等你收到实物才后知后觉自己被坑了,售后无门,那就糟了。
双管齐下,光是通过常识筛选,不愁看不清背后的把戏。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h/395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