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被狗咬伤的女童让人同情,然而随着女童父母为孩子的筹款发布,很多人也表示不理解。
从女童居住的小区可以看出,条件应该不错,也有人网传女童家住的是别墅,不过这一点没有得到证实,我们只能猜测,不能定论。然而不管是普通房子还是大别墅,总之是有房子有车子,这是大前提。
次要的前提是,物业已经答应了会帮忙垫付,而且狗主人也已经被找到,承诺会赔款,那么,为何该父母还要坚持让网友支付爱心呢?
(本文配图均源于网络)
200万真的不是一笔小数目,如果真的是情况危急需要用钱,相信大家也不会多疑。可网络的透明,也让人们对女童的情况有了更多了解。一位知名医生咨询了他在华山医院的同学,得到的回复与200万数额这样一个现实情况有冲突。
从他得到的回复中,我们可以看出来,该女童的治疗方案是镇静处理,而且客观分析之下,这位医生得出女童算不上重病号的结果,很多生命支持设备根本没有使用。
作为医生,有医生看到的角度,作为普通人,也知道在医院昂贵的不只是手术费,还有各种医疗器械的使用费。然而这位医生说明的详细情况是,女童没有使用很多设备,那么,200万用到哪里了呢?
连医生都说商业味越来越重了,我们普通人是否要深度思考,自己的爱心究竟有没有被用到实处?
在女童筹款之后,随着一些人的理性回归开始质疑,还有一些人被感性裹挟,认为捐款是个人的事情,你爱捐款那就捐款,如果你不愿意捐款,也没有人会强迫你。这当然是事实,只不过事情若都从这种角度出发,是否会有一些不法分子看到“商机”,进而滥用人们的信任?
那么以后倘若有真的需要帮助的人,被欺骗过数回的人们,还能心有余且力足吗?捐款,应该是急人之所急,而并非为了维持他人体面的生活,不让对方的生活质量倒退。
若以后个个出事都向陌生网友求捐款,人们的爱心也终有被消耗殆尽的一日,相比一时冲动的感性,理性思维更能长久。爱不是一次性的美味,爱应该是潺潺流水的滋养。
200万是很多普通人一辈子都赚不到的收入,若女童父母的筹款是20万,甚至50万,都不会让人有如此大的疑惑,毕竟几十万虽然多,但是还是人们可以理解的数目。
可是200万呢?200万捐款的前提是,狗主人答应赔偿,物业同意垫付,所以女童父母要求的这200万,到底要用在什么地方?
弱者之所以让人同情,是因为他们是弱者,在这件事上,女童及其家人已经从原来让人分外同情的弱者,变成了渐渐让人看不懂的弱者。
当然,筹款里面依然有体体面面的话,比如这笔钱直接打入医院账户,用不完的又会如何处置。但比起捐款,同意物业的垫付,不应该更符合常理吗?
何必退而求其次,舍近求远去让网友支持爱心?或许,这样合理的疑惑,不仅仅是医生不明白,连很多普通的网友,他们也不太能够理解。
网络是透明的,有人怀疑医生在说谎,可医生若想要说谎,也不必去问自己的同学具体情况,他既然了解到各种细节,就说明他是从客观的角度在分析问题。
只是很多时候,人们容易混淆概念,把客观当冷血,让冲动成为善念。孰是孰非,总会有个定论的。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h/392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