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烦请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编辑 北北
李修平,一个“零失误”的传奇央视主播。
26年如一日的闪耀辉煌背后,隐藏着她不为人知的故事。
她曾三次与梦想擦肩而过,放弃了生儿育女。
她也经历过失败的婚姻,直到42岁才再次找到真爱。
李修平的传奇人生充满挑战与机遇。
她不仅为自己赢得尊重,也为社会作出贡献。
然而,没有子女的她晚年是否真的幸福自在?
她的精神世界是否如表面那般丰富?
央视名嘴,26年零失误
1987年,23岁的李修平大学毕业。
她放弃了首都的高薪工作,选择回到家乡兰州。
加入了当地的电视台主持新闻和文艺类节目。
在这里她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台风变得稳重成熟。
1989年,央视主持人队伍出现人才短缺,李修平被中央电视台借调。
从本地走向央视舞台,正式进入央视。
刚进入央视,李修平并没有立即担任重要角色。
而是从基层做起,负责一些幕后工作。
但是,她对工作极其认真负责。
利用所有空余时间在后台观摩前辈主持人的经验。
李修平深知自己还只是一个小小实习生。
必须比别人付出更多努力,才能在央视站稳脚跟。
经过两个月的努力,李修平渐渐得到台里领导的赏识。
终于,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李修平得到了一个重大机遇:
主持《新闻联播》。
对一个实习生来说,主持《新闻联播》无疑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该节目每天播出,包含大量涉及各行各业的新闻。
要求主持人必须十分谨慎。
李修平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她开始每天提前做好所有准备。
重点预习自己不熟悉的专业词汇,生怕出现任何纰漏。
同时,她还会定期复习历史文化常识。
确保自己的知识结构全面系统。
在她的努力下,很快就获得了观众好评。
6个月后,李修平终于转正。
她格外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岗位。
便给自己定下了一条规矩:
每次出上台前都会反复熟读文稿。
只要发现一个词语不恰当就会与编辑商议改动。
曾有一次,她坚持一个词的使用不准确。
当时的编辑一方面觉得她是门外汉,一方面觉得她小题大作。
便一口回绝了她。
没想到李修平特别较真,翻出字典给他详细解释。
最后,编辑不仅改了词。
还根据她的建议大改了一整段文稿。
自此,李修平在央视一战成名。
26年来,李修平从未出现过任何错误。
她的出现,央视失误次数大大降低。
也间接提升了央视的品牌形象。
2011年,李修平荣获国家级奖项“金话筒奖”。
是她职业生涯中的大喜事。
即便已经取得巨大成就,李修平依然保持谦虚好学的态度。
有一次,她在上台前才收到一段17分钟的新闻口播稿件。
由于时间太赶,她仅来得及大致浏览前12页内容。
面对后10页内容一无所知的状况下,许多主持人可能会退缩。
但李修平并没有惊慌,而是迅速检查了页码,就果断上台。
最终,她又一次完美完成任务,没有犯下任何错误。
面对她26年没有任何失误的战绩,你应该很难想象。
她学业上并不顺利,甚至高考考了四次才上了大学。
这是怎么回事呢?
让我们把时间拨回李修平18岁时,看看她跌宕起伏的成名路吧。
性格坚韧,四次高考真不易
李修平可谓是在书堆里出生的。
父母都接受过高等教育,有着体面的工作。
从小受到父母的言传身教,李修平对学习也颇有兴趣。
看着母亲每天站在讲台上,她也立志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然而,上了高中之后,李修平的学业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以前的好成绩一落千丈。
无论她如何努力,分数就是没有起色。
高考第一次失败让李修平很是难过。
她觉得自己辜负了父母的期待。
但父母没有责备她,反而耐心地鼓励她。
告诉她人生出路不只有读书一条路。
可以选择不同的未来。
但是李修平心中有自己的追求,她不愿意就这样草草结束自己的青春。
决定再战高考一次。
不知道是不是心里压力过大的原因,第二次高考成绩下来后。
李修平惊讶的发现,成绩还不如去年。
面对再次的失利,她心里承受了巨大的压力,甚至一度陷入崩溃边缘。
本就艰难的高考复读之路更是对她的考验。
好在父母给了她许多心理建设,帮助她重新找回自己。
李修平决定再次面对高考的挑战。
第三次高考,李修平还是遗憾地没能如愿。
这次她只差了两分就能上大学。
三番四次地失败,如山倒在她面前。
经历了这些挫折。
李修平开始认真反思自己这些年的努力是否还有意义。
她的哥哥姐姐都顺利升学了。
而她一次次地失利,这让她的自信心受到了打击。
但是为了心中那一点希望。
她还是绷紧神经,决定再试最后一次。
第四次高考,幸运女神终于眷顾了李修平。
那一年,北京广播学院来她的高中招生。
老师看重她的普通话水平和开朗性格,推荐她去面试。
李修平原本对自己并不抱太大希望,但面试出乎意料的顺利。
她拿到了录取通知书。
虽然不是她最初想要的大学专业。
但李修平还是凭借毅力和韧性。
在高考的最后一战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出路。
上大学后,她主修了新闻学专业。
坚定了从事广播电视工作的理想。
大学毕业后,李修平顺利进入了家乡的一家电视台工作。
开始了她的主持生涯。
起初,李修平只能担任一些不重要节目的主持人。
但她非常努力工作,对每一次机会都充满热情。
经过几年的磨练,李修平已经成为台里小有名气的主持人之一。
主持风格稳重大方,深受本地观众喜爱。
而在事业上步入正轨的同时。
李修平的父母也开始着急她的婚姻大事。
婚姻坎坷,二婚嫁给省委书记
30岁那年,她在父母的强烈要求下,不情不愿地来到了相亲现场。
没想到一次就中了。
对方名叫范宇,和李修平是老乡,年龄比李修平大几岁。
工作也体面,是一名工程师。
两人见面后觉得对方不错,很快确立了关系。
并在同年领取了结婚证。
婚后,李修平继续在电视台工作,而范宇需要常年跑工地。
两人感情逐渐淡漠。
平时交流也发现彼此在很多问题上的观点南辕北辙。
加上李修平有机会去北京发展事业的打算。
而范宇希望她放弃工作,专心生育。
两人矛盾逐渐加深。
经过一番思虑,李修平提出与范宇离婚,然后一个人来到北京发展。
在北京,李修平进入央视任职。
担任多个重要节目的主持人。
她主持风格稳重大方,深受广大观众喜爱。
多次被评为年度优秀主持人。
42岁那一年,李修平在一次颁奖典礼上结识了张春贤。
张春贤比她大10岁。
是当地的交通局长。
两人一见钟情,自此开始频繁约会。
张春贤平易近人,对李修平细致入微的照顾让她倍感温暖。
两人兴趣爱好非常契合,聊起天来总也聊不完。
张春贤后来升任省委书记,工作更加忙碌。
但他仍然会经常亲自下厨为李修平做些容易消化的饭菜。
因为他知道李修平的胃不太好。
认识后不久,两人正式登记结婚。
考虑到年龄原因,他们便一致决定余生丁克。
将生养孩子的时间和金钱用在一起工作、旅游、锻炼身体上。
共同度过阳光灿烂的晚年生活。
晚年幸福,人美心善做公益
婚后不久,李修平便开始逐渐退回幕后。
将露脸的机会都交给了年轻人。
但她并没有就此闲下来。
退休后的李修平继续发光发热,踏上了教书育人的新征程。
凭借自己在主持方面的专业经验。
她成为一所大学的播音主持专业的兼职教授。
在课堂上,李修平总是耐心细致地指导学生。
传授主持技巧和对台词逻辑关系的把握方法。
她希望学生们既要掌握专业技能。
也要保持良好的职业素养。
教书育人使李修平实现了自己年轻时的梦想。
也让她感受到导师的乐趣。
她期待通过自己的努力,培养出一批热爱主持事业、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年轻人。
这也成为李修平退休后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此同时,李修平还积极投身公益事业。
她联合其他央视主持人成立公益基金,开展各种公益活动。
如为贫困山区儿童募捐,资助“最美乡村教师”等。
李修平也曾亲自担任某公益项目的形象大使。
为需要帮助的人贡献自己的力量。
她始终怀有热忱之心,追求真善美。
用实际行动传递正能量。
现在60多岁的李修平,虽然很少出现在观众视野。
但她的内心世界依然充满正能量。
李修平用自己的晚年时光回馈社会。
以教书育人和参与公益的方式,继续发光发热。
活出了有意义的精彩人生。
结语
现在的李修平事业有成,生活幸福美满。
她时常感慨,人生的道路远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顺利。
但最后还是走对了路。
今后,李修平期待与爱人携手共进。
迎接人生下一个精彩的十年。
【免责声明】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
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h/389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