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发生了500人哄抢流转土地内的玉米事件,特警出动了,依然无法阻止。
这起事件发生在河南周口郸城城郊乡。一家农业在公司在当地流转土地2000多亩种植玉米,现在玉米已经成熟进入采收季。
当收割机机在玉米地里收玉米的时候,就有一些零星的村民来到田里捡遗漏的玉米。这个行为从法律上讲虽然也是有问题的,但是毕竟还算爱惜粮食、颗粒归仓。
因为土地已经被承包出去,那么土地上的物产自然也是归承包公司所有。这些在田里捡玉米的人,一方面是需要经过所有者的同意,还有一方面也存在安全问题。
之前在某地就曾发生过类似事件,一位老年人跟在收割机后捡玉米,多次劝阻不听,依然我行我素,结果被卷进机器齿轮重伤。
由于没有阻止住第一波在田里捡玉米的人,很快这个消息就蔓延到全村,大家集体出动,而且局面也越来越失控,很多村民开着三轮车来到田边。
随着捡玉米的老百姓越来越多,现场有有些失控了,很多人直接摘还未收割的玉米,性质也从“捡”变成了“哄抢”。
根据媒体爆料,说参与哄抢玉米的老百姓多达500人,演变成一场性质极其恶劣的事件。
虽然承包方在第一时间都报警了,可是面对呼啸的警灯,哄抢过程依然在持续。后来当地的乡长也派人来维持秩序,还是徒劳无功。
这起事件曝光于网络上后,网上对此事的评论却呈现了两个截然不同的说法。一方面是有人认为对于这种行为应该严厉打击,否则会对社会风气形成极其不良的影响。还有一部分则认为,这里面或许存在低价流转土地,损害老百姓利益的情况。
那么如何看待“河南周口哄抢玉米事件”呢?个人认为,如果宽容,就是阻碍乡村振兴。
这几年国家在乡村振兴投入了巨资,乡村的中心工作基本都是围绕振兴在展开。我国有14人口,虽然这几年农村人口逐年流失,但是农村人口基数依然庞大。
而且从社会经验来看,城市化也不能无序发展,乡村和城市应该达到一定比例的稳定,所以乡村振兴不仅在现在,在未来也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也是应该长期坚守的方向。
但是乡村振兴,不仅需要资金的支持,还有制度保障,乡村秩序的重新建立。
由于我国城乡之间的差距长期存在,所以乡村治理这一块,在过去靠宗族,现在靠村委,但是都还是比较薄弱的存在。所以乡村之间发生纠纷,有时候就会演变成大冲突。
现在城市已经建立了一套严格的管理程序,所以城市人口虽然集中,但是更加井井有条。河南周口这起哄抢玉米事件,就说明阻碍乡村振兴的最大的障碍,还是乡村治理秩序的重塑。
如果重塑,就要依靠法律法规,所以河南“哄抢玉米”事件,不应该被宽容。
当然这里面说的不该宽容有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就是核查土地流转里面有无违规,有无超低价流转的问题,如果有不该宽容。第二个层次就是对参与哄抢玉米老百姓不该宽容,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对带头哄抢的处以严厉惩处,对参与哄抢的加倍赔偿经济损失。
只有这样,才能让老百姓懂法守法,农村才能更有秩序,乡村振兴才有希望。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h/387861.html